本版导读
高原上的“健康使者”
在中铁一局铁路建设公司承建的海拔3000多米的成兰铁路工地上,有一位52岁的老医生李增怀,他用4年时光默默坚守,守护着这里建设者的平安健康。他也是项目部去得最早、年龄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他被工友们亲切地誉为高原上的“健康使者”。
为了方便照顾大家,他就住在堆满了药物的库房。
在高原地区除了常见病,最主要的是高原反应的一些并发症。日常预防就不可忽视,从进入高原的那天开始,他就订阅杂志收集资料,积累相关方面知识、经验;为了掌握每一个建设者的身体状况,他在电脑前自学电子表格制作,给每一位职工都建立了病史档案。
提起李医生大家都说他是那种心里装着阳光的人,谁去都是笑脸相迎,有输液的人,他会贴心给病人倒热水,和大家聊天缓解病痛,化解年轻人的思想困惑。“知心大哥”的美名在成兰盛传。
施工紧张的时候他会背着医药箱,一个人去各施工点给职工、劳务工检查身体。一次有个二十多岁的劳务工因为身体不适,想退缩。“过了18岁就是成年人,成年人的标志就是要有担当,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以后人生遇到大沟大坎怎么跨?只有吃得了生活的苦,才能尝到奋斗的甜,我今年检查出了肾结石,血压来成兰也不稳定了,可我竟有点舍不得这儿了。瞧,这空气新鲜的!”说完他还做个深呼吸,竟把对方逗乐了。他用自己的睿智、幽默轻松化解了劳务工打退堂鼓的想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遇到嫌检查麻烦要买药的职工,他会耐心给病人诊断,对症下药。给病人讲述不经过检查诊断就开药是对患者身体不负责、对医生这个称谓的亵渎。
每天清晨,他会从驻地至川主寺1#隧道口慢跑一个来回,他深知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让自己健康才能带给别人健康,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健康不能依赖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维持健康的法宝。
正是因为他的倾力付出与精心照料,成兰干部职工的年平均出勤率从2011的72%,逐年上升到2014年98%;医务室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从最初一人一年将近一页纸的病历,到现在翻开病史档案满满的墨迹,他的付出,有收获,他的坚守,有成果。
他很平凡,干的工作也是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四年来一直守着成兰的“健康门”,给成兰职工提供氧气;一直坚守在阿坝高原,坚守着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因为坚守,他无悔。
(李彤 牛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