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4日
百味·国际
04

我的中国梦

刘毅

上世纪70年代初,我6岁的时候,由于祖父病重去世,父亲回老家料理后事占用了探亲假,春节不能回老家了,他只能将省吃俭用剩下的粮票和钱寄回家。春节临近时,面对连续几天的雨雪天气,母亲不得不在雨雪中蹒跚而行,在浦头镇上买一点米和面回家过年。记得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秋季,本应是收获的季节,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仅有的一点口粮已经吃完了,就连生产队分的10多斤玉米粒由于赶上停电等不及在机械厂加工,便在生产队养猪场用磨子碾几下,回家后与红薯叶子搅在一起煮一煮也很快吃完了。在那个饥饿得几乎让人绝望的年代,母亲要照顾瘫痪的祖母,小叔叔、妹妹和我都在上学,全家六口人的生活仅靠父亲每月40余元的工资维持,后来母亲用父亲寄回家的钱先后买了900多斤黄芽菜和600多斤红萝卜,带领家中五口人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的父母当时就有一个梦想:“孩子长大后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20世纪80年代末,我顶替近20多年前支援大西北的父亲从苏北农村到古城咸阳工作。由于工地较远,父亲便托人弄了一张票给我买了一辆优惠价的“飞鸽”牌自行车,我只骑了几回,考虑到结婚时要给妻子买自行车,便在单位处理公车时花20元购买了一辆老掉牙的“红旗”牌自行车留给自己骑。然而,单位没有自行车棚,自己又住在单身宿舍,放在楼下走廊上的“红旗”牌自行车和“飞鸽”牌自行车很快便不翼而飞了……

21世纪初,经历过三次搬家后,我和妻子下决心参加了单位的集资建房,先购买了一套93平米的两室两厅住房,几年前又换了一套132平米的高层三室两厅住房,实现了我心中积蓄已久的安居梦想。

又过了几年,儿子被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第一学期就荣获了文法外语系大学生辩论赛团体和个人双料冠军。全家人期望他刻苦学习,早日成为对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家庭的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40个春夏秋冬转瞬即逝,当初令我心酸的温饱梦、安居梦、大学梦等一个个梦想都先后成真了,拥有私家车的梦想也很快会实现,如果不是父母亲当初的梦想支撑着,我们全家人选择匍匐在残酷的现实脚下,又何来幸福的今天。如今,新中国成立65年了,这65年来,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嫦娥二号、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的发展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世界的东方升腾起了激动人心的中国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