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国资改革进入“分类推进”期
今年加快“两类公司”试点
据新华社电 备受各界关注的国企国资改革何时正式启动?又将如何推进?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较为明确的答案: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
“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步入‘分类改革与分类监管’的新时期。”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要对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明确其主要特点、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在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人才选拔和评价考核方面,分类推进改革。
一些代表委员注意到,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与去年“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措辞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
报告同时提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马正武委员看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理论层面应深入研究,厘清理论误区,扫除理论障碍;实践层面则要着重从科学混合、规范治理、依法监督三个方面具体推进。
报告还提出,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这些都为全国各地正在陆续推开的国企国资改革指明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统计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无一例外提及“国有企业改革”,其中,有13省市明确今年将着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