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3月11日

陕西工人报文摘·史语 波卡尔圆点:跳动的世界 为何国人都爱“干货” 古人衣袖如何放东西 “最毒妇人心”的由来 国人误解最多的成语 一篇文章换来一坛醋

当前版:第A5版:文摘·史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文摘·史语
05

古人衣袖如何放东西

为什么古人的衣袖横着手臂的时候能轻而易举地从袖子里掏出个千八两的银子,垂着手臂的时候又没东西掉下来,这袖子里的口袋是怎么设计的?究竟能装多少东西呢?

汉代的袖子是琵琶袖,袖口很小,一般跟手腕差不多大小,基本可以放东西。

古人的袖子也有窄袖,就是袖子是直的,请不要被现在的电视剧误导了,宽袍大袖一般只有贵族会穿,既然是贵族,也没有带银子的必要。

如果是银两或者比较轻便的物件,如果不是放在袖子里边,那就是放在衣襟(领子交叉中间可以放东西),或者是腰带里边。也可以在腰带上挂着荷包,那不就可以装东西了。

再者古时候的东西都是打包起来,让人抱着回去。有些电视剧上就有,不过不能全信。从袖子掉出画轴之类的大物件,这应该是剧情需要,只有上层人才那么放,一般从袖子里掏出东西的时候都是在上朝的时候,或者两个大官在面对面的时候,因为毕竟在那种场合从怀里掏东西比较不雅观。

中国古代有身份的人穿宽幅大袖。袖子里缝有口袋,那个口袋开口的方向与袖子是相反的,而且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这样,把银子、书信什么的放口袋里,即使双手下垂或作揖什么的,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掉通百姓和军人是穿窄袖衣装的,只要是窄袖,出来。正因为袖子经常装钱财,所以才会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贫。

但宽幅大袖既浪费布,又行动不便,所以是王公士大夫或读书人才会穿。古代普就没地方装东西,而且掏进掏出也不方便。

这种宽幅大袖也不是现在才改掉。它属于“中华衣冠”,清朝入关后就被强令改掉了,像马褂就是原来骑马时穿的窄袖衣服,但也就藏不了东西了。口刘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