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龙头”摆动“龙尾”活
——记韩城矿业下峪口矿采掘副总李宇龙和他的队伍
眼前帅气的年轻80后,韩城矿业下峪口矿采掘副总兼科技副总李宇龙,正在给新分配的技术员讲解施工方法,技术员一口一个“龙哥”的现场交流,氛围融洽。
这些年该矿不断的注入了新生力量,80后不断的成长成为技术复合型人才,也正是有了他龙头的带动,才加快推动该矿向现代化科技矿井迈进的脚步,他多年如一日的带领着矿山新分大学生投入矿区科技攻关领域,在煤海深处一展科技手段解决采掘难题的本领。7年来,他有着12项科技攻关成果。其中有四项获得公司级表彰,6项获得矿表彰。
“龙头”摆动
“提团队整体素质,解决生产难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在2014年工程技术人员全矿性的调整后,面对8个采掘区队,有6个都是由新分来的大学生担任技术人员的局面,身为采掘副总的他,从技术方案、规程措施、采掘技术基础管理方面,手把手的带,让这些企业的后备人才队伍迅速成长为煤矿生力军。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业务能力,对区队技术员的业务重新分配,并且由部室熟练技术员帮教帮学。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手把手给区队技术员写规程措施框架,讲解施工方法、正规循环表、爆破图表。他们亲切的喊他“龙哥”。距离的拉近使这支新生的技术队伍管理上形成了大家一条心干工作的氛围。
近两年,该矿运输系统升级改造,为了不影响生产,大皮带升级改造项目在年初必须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他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大年初二他就早早起床赶车来到矿上,立即组织青年技术队伍,开始施工。在春节基础施工的7天里,李宇龙下了12个井,在井下最长时间呆了25小时,确保了基础坑顺利按期完成。
龙尾“活”
在他的带动下,青年以技术革新之手扬起建千万吨矿井的风帆。
该矿仅去年一年就取得青年创新创效成果28项。在这些五小创新成果中有一个人就拥有多项发明,他就是采煤三队技术员焦方毅。在他所在的采煤三队上报的7项五小创新项目,5项都是他的发明成果。面对这些成绩他只是淡然地说:“我是技术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有着一股干事创业劲头的他,十分珍惜企业给的学习培训机会,3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了矿山,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机电工作中,他始终抱着虚心好学的态度,边干活边学习,边解决生产难题。去年的春节期间,23305工作面在安装中出现了综采工作面运输槽巷道起伏不平,在皮带低洼的地方,皮带受力拉直,将皮带上的货大量掉落到底板或底皮带上,造成皮带跑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利用所学知识,深夜在家自己动手设计加工符合生产需要的H架拿到井下进行试验;经过多次的实践,安装了经他手改造的H架后,再也没有出现飘带、皮带接头异常现象。随后,他又在原来安装H架的基础上给底皮带上加装强制跑偏轮,保证了皮带运行的正常。一个月对皮带进行了两次技改,为矿上节约资金64万元。
在采访中这位技术员所在的区队长给我介绍他的发明,其中说道:“他发明的破煤器,使我们队2014年6月生产原煤7.1万吨,那可是有史以来我队最高纪录。” (马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