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4月21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人生之途 勿忘修养 老余的故事 影像 在寺庙 玉兰花香 看电影 走进金锁关石林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老余的故事

·张彦平·

在朋友的酒桌上我偶然结识了老余。老余今年40多岁,细瘦的个头和棱角分明的脸庞,有些像《亮剑》中的李云龙。老余在家中排行老六,所以年长的人叫他余老六,年轻的人叫他老余。听说因为家中姊妹多条件差,他小时候吃了许多苦,后来在矿上招工进了掘进队,一干就是20多年。打眼放炮、起碹架棚等样样他都能拿得下,矿山人豪爽干练的秉性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酒过三巡后,场面热闹了起来,不时有人猜拳行令,我和老余坐在酒桌的一角闲聊起来,老余说话直来直去,在酒精的作用下他脸上泛着红晕,有一沓没一沓地说着矿上的事和感受,其中的沧桑和对人事的感悟让我感动。只记得他说,现在他对一切利益得失都看得很淡,这些都缘于他的一次经历。

那是2012年夏季的一个早班,他所在掘进队正在实施一个采区工作面进风巷道的作业。由于近一个时期以来井下条件较好,他们的掘进工作一路高歌猛进,每天掘进达十几米,职工们对这样高速度和可能的高工资回报喜上眉梢。偏偏这时他们遇上了松软的泥沙岩,按要求要打2.2米深的锚杆(普通为1.8米深的锚杆),并缩小间距。可被“成绩”冲昏了头脑的全队上下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许多人嫌加长锚杆和加密排列费时费力,一直沿用1.8米长的锚杆和普通的作业方式,致使对巷道的紧固能力降低。十几天后终于出事了:当时老余和另外5名工友们正在工作面进行掘进作业,在距离工作面近10米处巷道顶部的煤岩开始向下垮塌,一直向外垮了近20多米,轰然垮塌的巨大声响让他们感到惊心动魄,一位青工当时被吓得当时抱头哭出声来,呲牙咧嘴的岩石堵住了巷道,将他们封在里面。多亏了垮落的高压风管(钢管)向里面提供了空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害怕再次垮塌,经验丰富的班长让他们撤到离工作面较近的位置,保持体力,原地待命。

由于不知道垮塌的距离和外边的情况,大家不同程度地做了最坏的打算,开始的几个钟头,除了班长说几句安慰的话,大家一片死寂,恐惧笼罩着大家的心头,可以说是一种煎熬,老余想得最多的是他年迈的母亲、聪慧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

和里面的死寂形成显明对比的是外边抢险的争分夺秒。一些得知情况的家属拥到了井口,情绪激动,个别妇女的哭声更增加了焦躁的气氛。井下掘进巷的抢险紧锣密鼓:用枕木搭起的“口”字型木柱不断向垮塌的巷道顶部延伸,同时下部不断出渣,新的木柱又一架架被搭起。前面的人累了,后面的人马上替换。五六个小时后,高压风管里有了声音,矿领导通过风管向里面喊话,大家救生的欲望才一子被拽了起来,很多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十多个小时后,他们被安全地救出了矿井。

经过了这件事,老余有了切肤之痛:凡事一定要按规律办,当初如果按技术要求用了2.2米长的锚杆并加密排列,就不会出现那历险的一幕。

(澄合局电力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