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19日
头版
01

“鱼跃龙门”

——记全国劳模、韩城矿业下峪口煤矿采煤工杨栋

工作中的杨栋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5月8日,黄河禹门口西畔,地下百米深处的采煤面上,采煤机轰鸣着在输送机上前进。“哗!哗!哗!”煤机的滚筒截齿有序地攉着煤块……煤机右侧,60公分宽的过道里,一位瘦小的矿工一边猫腰贴地爬行,一边吼道:“停一下煤机!”、“停一下溜子!”、“赶紧升起支架!”……

这位瘦小的矿工名叫杨栋,今年34岁,他可是韩城矿业公司的“名人”,工作短短6年时间便“鱼跃龙门”,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他总是在一线

杨栋的妻子蔡娜同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惠英嫂一样,经常到矿区铁栅栏门口等丈夫升井。“下班能看见他,真的很幸福。”蔡娜质朴的想法,让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尽管现在居住的是用2.2万元购置的40多平方米的老旧小产权房……但幸福依旧满满。

生活的美满,让杨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工作中。下井、吃饭、睡觉……80后的他同大部分矿工一样,一年到岗340天以上,在简单的重复中生活、工作着。

下峪口煤矿采煤一队副队长徐以华是杨栋的老班长,他在6年前就发现这位新工的与众不同:“井下什么设备坏了,他总是站在机器旁,即便不会修也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靠着勤快、善学,杨栋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采煤工。

上班一年后,矿上计划在薄煤层尝试综合机械采掘工艺,杨栋被派往临近矿区学习采煤机司机操作技术。

杨栋说:“当时碰巧遇到采煤机故障频发,便利用当帮手的机会,掌握了一些修理技术。”学艺归来,他很快成为采煤机司机“大拿”,随后几年,他还带出了6名徒弟。

2011年,王广发调任该队任队长。他第一次下井跟班就认定杨栋:“干活自觉,工作不谈条件,好学又服从管理。”

短短几年间,杨栋拿到煤矿输送机操作作业、煤矿采煤机操作作业、煤矿井下电气作业三个资格证,获得两项技术比武第三名,并荣获公司劳模等九项荣誉。

“我一下井就欢实”

下峪口煤矿是开采了45年的老矿,杨栋已是第三代采煤工。他心里明白,靠拳头带班已成历史,新一代采煤工更需要“对话”。他经常利用下班途中同大家交心:“煤矿给大家缴养老金呢!今后不用为养老发愁。”、“外边打工,今天赚400元,明天不一定有活!”……在交心中,班里的职工都和他成了哥们。

井下、井上,杨栋判若两人。5月8日晚,杨栋抱着5岁的儿子看电视,他一边磕着瓜子喂孩子,一边轻抚孩子的额头,俨然一个慈父。

“我一下井就欢实!”5月7日,杨栋班协助运输队整理矿井大巷。接风管、处理落石他二话不说,利索地爬上爬下。状态与慈父形象反差鲜明。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杨栋总结出一些保安全经验:“工作尽量往前赶,安全隐患往往发生在下班前一小时,那时,大家都想早回家,容易忽视安全。”

有了安全保证,杨栋又想办法提高产煤量。他的左胸内侧口袋总是装着各种密封圈、L型六棱扳手等宝贝。“不备些零件,耽误事。”他说。

“杨栋班组,经常超额完成20-30%的任务。”王广发说,杨栋带班让人放心。上个月,区队把杨栋调往采煤二班,以期让他再带出一个优秀班。

初中二年级便辍学的杨栋,虽说不出挖煤是为“工业提供食粮”的语句、其发明创造也仅仅是采煤机密封螺丝由丝扣改为“U”型卡子之类的小革新。但他就是靠着持之以恒的精神成为矿区的佼佼者。

谈起今后的职业规划,他说,先把这两年参加函授的六门专业课学完。下半年,再去报考西安科技大学大专函授班……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