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产能过剩 成本倒挂 环保压力大
我省炼焦业传统盈利模式走到尽头倒逼转型
本报讯(通讯员 王向华)笔者5月18日获悉,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近日对我省20家炼焦企业调研显示,我省炼焦企业面临产能过剩、成本倒挂、环保节能减排等多重困难,炼焦业传统盈利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但行业目前发展信心不减,在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同时,积极推进增长模式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利好因素正不断累积。
据调查,由于历史上行业准入门槛低、重复建设严重,陕西炼焦业形成巨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存在企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单一、粗放型增长等问题。虽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但由于近两年焦炭市场疲软,过剩产能一时间难以释放;加之炼焦炉是一种复杂的热工设备,一代焦炉的寿命为25年,一旦启用,就必须要确保一定设备利用率,否则焦炉的寿命就会终止,因此,企业在市场严峻状况下还需生产,加剧了产能过剩。
另外,受上下游行业低迷影响,企业普遍亏损。炼焦业与其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很高,焦炭生产原料90%以上为原煤,85%以上的焦炭产品用于钢铁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钢铁行业普遍限产,对焦炭的需求下降,焦炭市场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原煤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焦炭价格下降幅度,炼焦业产品与原材料价格倒挂。企业反映,4月,市场焦炭价格同比下降近40%,而原煤价格同比仅下降20%。
此外,排放标准提高,企业环保压力加大。炼焦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产业之一。某企业反映,自2015年1月1日起,炼焦业老企业开始执行新建企业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制和大气污染排放浓度限制标准要求。受2012年以来行业发展普遍不景气影响,老企业环保设施建设不足,无法达到新标准要求,环保投入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