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26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瞭望 中央首轮专项巡视清单曝国企五种病 劳动者是最美的风景 在中国“高精尖”桥梁建设中步履从容 “落选”的民营银行“差”在哪儿?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企业瞭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瞭望
03

在中国“高精尖”桥梁建设中步履从容

——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技术进步纪实

□本报记者 阎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主席《忆秦娥·西风烈》中的著名词句。1935年1-2月间,遵义会议召开后不久,中央红军急于北上入川,出师不利再次重返遵义时必须抢夺黔北天险——娄山关。时局危急,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2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毛主席写下了“西风烈”这首千古名词。

时值初夏,登上娄山关,清风徐徐,苍山逶迤,树木葱郁。遥想历史,耳畔似乎响起了冲锋号和红军战士的厮杀声;俯瞰脚下,新娄山关隧道即将贯通,连接南北的渝黔铁路正在群山沟壑中向前延伸……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中铁一局的建设者正在这里进行着深化改革、推动技术进步的“新长征”。

挑战世界性难题 夜郎河上树品牌

渝黔铁路,又名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为我国快速铁路网中一条重要的战略要道。由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承建的渝黔八标工程,位于遵义市桐梓县至汇川区之间,全长47.01公里,桥隧占线路全长90.76%。重难点工程有夜郎河特大桥、新娄山关隧道等。

夜郎河双线特大桥主桥一跨370米钢管砼拱梁是世界同类型桥梁中第三大跨度,贯入式大体积嵌岩拱座基础属世界首例。不仅是渝黔铁路全线四大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铁一局联合科研攻关项目。该桥的设计师之一郭伦波说:“夜郎河特大桥就是‘高精尖’的创新桥梁工程,它几乎囊括了我国桥梁建设所有的顶尖技术,集拱桥、斜拉桥、悬索桥、高墩桥等七种桥型于一体,集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高桥墩和骨架的内压外包混凝土于一身,施工难度属于世界性难题”。而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在中标时,就确定要把夜郎河特大桥打造成桥梁品牌里程碑式的工程。

该桥地处古夜郎国腹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大桥两岸山势陡峭,地表植被丰富、岩石风化、断层发育,加之正值雨季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夜郎国里不自大”。进场施工时,中铁一局抽调了26名专家组成强大的技术指导团,对工程实施中的重大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题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等开展技术咨询和科学论证。据项目经理徐永祥介绍,大桥自开工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和攻关,先后优化施工方案20多项,间接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该桥共有四个拱座,拱座基础设计为贯入式大体积嵌岩基础,且全部位于夜郎河两岸的半山腰,施工区域地形陡峭,拱座施工集高边坡,施工安全和技术要求极高。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拱座成为施工中的一道难题。技术攻关小组人员,从施工方案入手,反复现场研究、摸索,并邀请设计院和集团公司专家到工地集体“会诊”,最初确定了“先开挖中导洞,再开挖侧壁导洞”的方案,凭借智慧创造性地采用全断面开挖,分台阶法施工工艺,洞口安装改造的40吨龙门和自创的出料斗配合出渣,较好地解决了大断面、大深度、大斜度拱座基础开挖的世界难题。

同时,他们对承建的东山隧道、新娄山关隧道等地质极差、遇到特大溶洞的难题,采用迂回绕行的方式,成功排除施工障碍。渝黔铁路贵州段副指挥者郭建一感慨地说:“在渝黔铁路贵州段,八标施工条件最差、技术要求最高,但他们的工程进度和质量都是一流的。特别是夜郎河大桥,技术创新贯穿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建成后必将成为黔北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我国铁路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以全员创新为依托 走多元发展之路

在有“世界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武陵山区腹地,一条穿越鄂西山区建设难度极大的高速公路——利万高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白果坝隧道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杨柳湾村,是利(川)万(州)高速上一个控制性工程。该隧道进口端洞口紧邻峭壁,原设计采用贴壁进洞,倒削竹式洞门。根据现场实际勘测,隧道洞底距地面高度为6~18米不等,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地形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施工。建设单位要求项目部采用横导洞辅助施工进洞,在经过多次勘测和科学论证后,项目部积极与业主、设计院沟通,建议取消横导洞施工方案,采用增加洞门下挡墙进洞施工方案。这一创造性的变更,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还节约横导洞施工费200万元。

隧道施工中的一次小的创新变更,就是中铁一局桥梁公司以全员创新为依托、走多元发展之路的一次实战检验。该公司是以桥梁为主业的综合施工企业,成立60多年来,修造各类桥梁400余座,曾5次跨长江,26次跨黄河,12次跨汉江,13次跨渭河……

桥梁公司承建的第二合同段一期土建工程,线路全长16.5公里,标段内有4桥、7涵、8隧。其中8座隧道单线全长为14.4公里,占管段全长的87.3%,构成国内目前单标段内密度最大的隧道群。“隧道施工中,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相当严重,超欠挖现象十分严重,而光面爆破就能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桥梁公司利万项目部经理陈瑞对此深有体会。为此,项目部成立了QC小组,以隧道群为研究载体,以“提高不等厚互层砂岩隧道的光爆效果”为课题,展开科技攻关。在实际操作中,攻关小组发现围岩的近水平层层厚较薄,起拱线位置难以成拱,掉块现象严重,于是在爆破时增加减震孔,减震孔不装药,以减少对岩层的扰动;针对不同地质,在药孔位置增加水袋,降低炸药的单耗,降低对围岩的扰动的同时,还能起到降尘的作用。经过坚持不懈地攻关和大胆实践,QC小组不仅基本实现了预计目标,而且《提减小隧道超挖量》的技术成果还荣获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仅此一项技术,在大庄隧道施工过程中,已节约资金2210万元。正是技术创新成果的遍地开花,目前桥梁公司利万项目部8座隧道已有5座全线贯通,所有隧道已完工量占隧道总工程量的75%。大庄隧道的进口施工更是取得了月开挖145米、日均开挖4.8米的可喜成绩。

中铁一局桥梁公司总经理胡文俊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公司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高精尖’的桥梁施工中步履更加从容。”近五年来,该公司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创造亚洲及国家纪录21项,创造国家及省部级工法29项、专利26项;共获得国家、省部级QC成果45项;获省部级、总公司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8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