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30日
文化
04

游鸡峰山景 品文化盛宴

在宝鸡市南郊、中华石鼓园正南7公里处,有着一座宝鸡人心中的圣山,它挺拔秀丽、郁郁葱葱,犹如一挂翠屏屹立于渭河平原之南。她就是主峰海拔2014米的鸡峰山。远眺鸡峰山,三峰对峙,宛如鸡冠,奇峰峥嵘,云雾缭绕,苍苍茫茫,似瑞气氤氲的蓬莱仙境;近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如松涛滚滚的苍梧圣地。在文化游的浪潮风靡神州大地的当下,鸡峰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风采,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游客的到来。

鸡峰山在各类史书传记中多有记载,像《史记》、《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晋泰康地志》、《列异传》、《汉书·郊祀志》等,仅《史记》中关于鸡峰山的记载,就有好几处。这些记载为鸡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深邃久远而引人入胜。其中关于秦文公“获陈宝,尊陈宝”的传说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相传秦文公时,陈仓有个猎人,路遇两只叫陈宝的野鸡精。传闻得雄者,可成为天下之王;得雌者,能称霸于天下。于是猎人打算将其捉住。谁知两只野鸡竞相飞走,雌的,飞到陈仓山北坡,被捕捉后,变成石鸡;雄的,飞往东南。

猎人将这段奇事,禀报给秦文公,文公就在古陈仓县城斗鸡台,修建祭鸡台,即陈宝祠,也叫陈宝夫人祠;把陈仓地方这种神奇的野鸡,当宝贝鸡,敬奉起来。从此,每年祭祀陈宝,就成为秦国一项规模宏大的盛典。后来,陈仓山逐渐被叫为宝鸡山。可以说有关“陈宝”的传说是宝鸡地名的直接来源。

鸡峰山上的确是有“鸡”。据《宝鸡县志》记载:“三峰如削,徒巅者必援铁索而上,有石鸡大如羊。”清道光二十九年,又再次铸造了重达七、八十斤的“铁鸡”,置于南峰巅。从石鸡到铁鸡,这些均成为鸡峰山的标志和无数善男信女的崇拜之物。此情此景也被后人誉为“金鸡报晓”。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登临鸡峰山,曾写下“鸡峰云霞古,龙宫殿宇幽”的优美诗句。因山高景奇,又有仙境般的宝鸡鸣祠,故自古以来,每逢农历六月六,都有众多游人前来朝山观光。

鸡峰山景区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宝鸡天台山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奇景甚多,历来有“三十六景”之说,集古、奇、雄、秀、险、幽为一体,自古就有“小华山、秀黄山”的美称。“鸡峰插云”更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主要景点有棒槌石、土地岭、鸡峰插云、玉笋排空、神鞭奇峰、阎王砭、鹰愁崖、鹞子翻身与三清宫等,其中不乏传奇色彩和浪漫情怀。

将军石 在石崖边上可看到黑虎桥下约500米处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块黑色怪石,高约15米,像是给鸡峰山把守南大门的威武将军。传说,当年唐僖宗逃难到鸡峰山,在黑虎桥西边的山坡上,驻守着他的御林禁军,因做饭失火,把坡上茅草引燃,熊熊烈火把满山的石头烧成了黑的。包括将军石在内,山上的石头到现在还是黑的。

骆驼石 渡仙桥南侧,有一巨石,形似骆驼,头朝向西北,伏卧于地,驼首、驼峰惟妙惟肖。相传这峰骆驼,是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回长安的坐骑。张骞出使西域十余年,不辱使命,取得大汉朝军事外交、经贸交通的重大成就。回朝复命途经石鼓山,遥望鸡峰山,闻见神鸡啼鸣,五彩神光闪耀,遂急催骆驼上山看个究竟,谁知骆驼不习崎岖山道,至度仙桥竟然累死,后化为骆驼石。

鸣鸡坪 从渡仙桥到千尺梯,高山峡谷,山道盘桓而上,溪瀑湍急,林荫蔽日。但至鸣鸡坪,山谷渐宽,地势平缓,豁然开朗,如世外桃源。相传每年六月六日,鸡峰山逢盛大庙会,朝廷祭祀、百姓朝山,鸡峰山神鸡及其族类,也要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地点就在这里。晚上,朗月星空,五彩祥云下,轻歌曼舞,山呼谷应,一片欢乐的海洋。于是,民间就称此地叫鸣鸡坪(也叫漫滩)。

晾药台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作耒耜,开田氓;首举火,同天光;明医药,疗民伤;日中市,始有商;制埴器,乃有仓;作琴瑟,和五方;火焰子,断其肠;生濛峪,葬常羊;天台山,如星冈;千百世,寰宇仰;如山高,如水长;华夏人,寿无疆。”相传炎帝时代,部落先民们过着以渔猎、刀耕火种为生的原始生活。为疗民疾,炎帝踏遍千山万水,尝百草,明药性。晾药台就是炎帝采药尝药施药的地方。此处中药种类繁多,采到药后,到下边小溪(濯药溪)清洗,拿到晾药台晾晒,然后送给先民们治病疗伤。炎帝的功德人民世代铭记,就给此处起名叫晾药台。

此外,还有诸如唐王石床、唐王棋盘、金鸡报晓等著名景点,“三十六景”可谓名副其实。

站在雄伟的鸡峰山颠,富饶辽阔的西秦大地尽收眼底,渭河像一条金色的飘带向东方飞去。四周层峦叠嶂,团团流云飞雾,翻卷着,飘荡着,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绿茸茸的群峰,宛若海上一座座翡翠般的小岛,一会儿被惊涛骇浪埋进云海,一会儿又被山风轻轻推出海面,神奇缥缈,引人遐思。 □杜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