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2日
综合新闻
02

一位女工的思绪

(上接一版)

她忘不了,在陕煤化集团、铜川矿务局及系统单位支持下,服饰公司投产9年来,已先后生产各类劳保工装40余万套,床上用品3万余套。产值高峰时每年1500万,去年1300万。就在上个月,陕西能源集团麟北矿业把几百套工装的活给了服饰公司。对于陕北矿业、神南矿业、彬长矿业、澄合矿业、建设集团、物资集团等一长串长期使用服饰公司产品的企业,张秀梅常怀感恩。

她忘不了,建厂初期,时任陈家山煤矿矿长王蓬、矿书记畅永光,为服饰公司奔波、求援的身影。十年后,王蓬已是铜川矿业的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但他对服饰公司的关注未变。有一次,他来厂看望员工,发现员工干活时汗流满面,就立即安排矿上给生产车间装上五台大功率空调,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十年来,畅永光兼任服饰公司董事长但从不拿工资,他联系市上有关单位,给服饰公司员工统一办理了养老统筹、失业保险等。就是陈家山煤矿职工几个月没发工资,服饰公司也没有拖欠过一天。回想这一切,张秀梅亦是感恩。

张秀梅知道,现在的服饰公司员工,和她一样对社会各界充满感恩之情。在服饰公司投产五周年的时候,很多员工都自觉写下了心得体会,虽然文字缺乏章法,但却饱含深情。

“衣衣”不舍

这里有和张秀梅相似遭遇的201个姐妹,十年的朝夕相处,她有太多的不舍和依恋。

春艳的儿子高三就要考试了,虽然重新组建的家庭也快五年了,丈夫就是矿山的职工,也算本分,但彼此儿女一天天长大,两个不同父母的孩子能磨合到一起吗?春艳和丈夫如何与对方的孩子和谐相处?她在的时候,作为老大姐可以经常给他们开导,她离开了,以后咋办?她不放心。但春艳经历过生离死别,都45岁的人了,她应该懂得打理生活;而且春艳性格开朗,依然保持着农村妇女的质朴和淳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想到这,张秀梅感到一丝宽慰。

多年来,那些遗属陆续组建了新家庭,都一步步走出了阴霾。张秀梅扳着指头算,大概有三十多个。更多姐妹或者因为年纪大、孩子多,依然没有找到丈夫,“日子不好过呀!”她忧虑地叹了口气。

白红艳干净、泼辣,干活也风风火火,为人心肠好,就因为孩子到现在还单着。前一阵子刚重新装修了房子,虽然家具都是旧的,可她收拾得很整洁,还添置了一台液晶电视。如今,孩子在铜川上学,也有姊妹兄弟帮衬着,苦日子就快到头了。

张秀梅头疼的是朱锦娥,她言语少,不爱和谁交流,有泪往肚子咽,有苦自己扛,自尊心又强,两个孩子都上学,负担重,平时吃饭都是凑合,捡了半屋子破烂没人收呀!虽然有政策——孩子毕业优先在系统内安排工作,可这些年咋熬呀?“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张秀梅叹息道。

就要退休了,张秀梅看着几天后就要竣工的三层综合办公楼感慨万千——这是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煤矿在经营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服饰公司发展需要投资新建的。想着服饰公司还面临着市场占有数量不足、货款不能及时回收、资金流通不畅等困难,她清楚,陈家山劳保服饰有限公司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一定很宽!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