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工的贴心人
——记西安红华仪器厂工会主席杨晓鸣
在红华仪器厂里只要提到工会主席杨晓鸣的名字,职工都会称赞地说:“杨主席是个好人,是职工的贴心人,为我们的事操碎了心。”杨晓鸣是一名老工会主席,在近20年的工会主席生涯中,他密切联系群众,为职工排扰解难,同职工群众心连心,不愧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图的是大家过上好日子
杨晓鸣担任工会主席初期,正处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时期,市场疲软,企业困难,不能正常发工资,拖欠职工医疗费,甚至连去世职工的丧葬费也不能及时发出。职工埋怨,领导着急,都盼着企业能走出困境。红华仪器厂原址在长乐路上,这里有轻工市场和康复路,是西安最繁华的交易市场。厂里决定利用地理优势,走发展商贸业的转型之路。面对这一决策,很多职工想不通,特别是许多老工人得知要拆厂房卖设备建市场时痛哭流涕,骂厂领导是败家子。为了使职工打消疑虑转变观念,达成转型的共识,杨晓鸣苦口婆心地和职工谈心,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给他们讲形势、讲政策,展望未来。一些思想转不过弯的职工骂他、疏远他。有人问他到底图个啥?他坦然地说:“图的是大家过上好日子。”在杨晓鸣和工会同志的努力下,职工想通了,企业转型的计划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不久,在红华仪器厂的旧址上,建起了西安乃至西北有名的义乌商城,商贾云集、一片繁荣。企业翻身了,职工也笑了。
为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国家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下,红华仪器厂进入了企业改制的重要阶段。企业改制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改制初期,因急于求成,改制领导小组拿出一套很不成熟的改制方案交职代会审议。在职代会上,职工代表不但没有通过这套方案还提出尖锐的批评。杨晓明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指出:企业改制,决不能牺牲职工利益,工会要大胆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厂里根据他的建议广泛征求职工意见,重新修改方案。有许多职工说企业改制我们支持,但对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也要落到实处:如身份置换问题,买断后的经济补偿问题,还有医疗报销和住房等问题。杨晓鸣一边把职工的意见如实反映给改制领导小组,一边深入车间、科室,宣传党和政府对企业改制的方针政策,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稳定职工队伍。正在他为企业改制奔忙时传来噩耗,他的独生儿子发生车祸不幸身亡,如同晴天劈雳。杨晓鸣的身心受到沉重打击,老伴也病了。但他没有倒下,处理完儿子的后事忍着内心的伤痛,又全身投入到企业改制之中。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条件成熟,重新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审议通过了企业的改制方案,企业继转型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
签订集体合同时,杨晓鸣认识到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形式,是保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措施。在工作中他总结了“前期抓协商,保合同文本贴切可行;中期抓落实,保条款落实不打折扣;后期抓考核,保合同执行的严肃性”的经验,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组织职工代表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劳资双方首席代表汇报,提出整改意见。抓后期考核就是在合同到期后,向职代会做出专题汇报,职工代表逐条审核考评各条款的兑现程度,由职代会按照约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多年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集体合同履约率都达到了100%。
和职工群众心连着心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利益,关心职工生活。企业改制后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还有部分职工因天灾人祸等原因致使生活困难。杨晓鸣时刻不忘困难职工,时刻和职工群众心连着心。职工家中有子女上学,就想方设法给他们争取助学金;职工下岗,他设法按排职工再就业,带职工去参加各种召聘会;职工家中有事,不管远近,他都要去看望……。2013年,一户职工家中不幸失火,家中生活用品几乎烧尽。得知消息后,杨晓鸣代表企业和工会及时去家中看望,并送去了米、面、油和新被褥,使受灾职工家的生活得到保证。
全心全意为了职工。杨晓鸣二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履行了一位工会主席的基本职责。2015年,被西安市总工会评为西安市劳模。 (李爱文 张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