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兵
·张彦平·
在矿区一家几口人在矿上工作的家庭不在少数,在相同或不同的岗位上勤恳工作,依靠矿山工作、生活,繁衍成长,和矿山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关系。
十几年前,我还在矿上掘进队工作时结识了这对父子兵。他们姓林,父亲老林敦厚老实,已届退休年龄,他总是一脸严肃,岁月的风尘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印痕,队上和班组照顾他,将他分在运输线干一些轻活。因为是经验丰富的师父,也必须负起一定的安全责任。儿子小林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虽然仅工作了两年,已经成为一名干练的掘进工,撑门面的攉煤、出渣、架棚,他总是冲在前面,如一只生龙活虎的小牛犊。小林是协议工,让小林接班成为合同工成了老林最大的心愿。父子俩虽在一个掘进队,却很少在一个班组,有时偶尔遇到一起,生性活泼的小林会变得腼腆矜持起来,生怕哪句说的不对引来父亲的训斥。因为老林的老成持重和小林的聪明能干,他们赢得了全队上下的喜爱。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更增加了大家对他们父子的钦佩。
那是一个夏季的中班,我正准备换脏衣服(工作服)下井,在更衣室突然听到上一个班的换衣服(洗澡换净衣服准备下班)的人说出事了。后经了解,我们知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原来老林所在的上个班的运输线上发生了跑车事故,是一名刚上岗不久的青工在挂车的过程中疏忽麻痹,没有按程序认真检查,导致一辆装满棚梁和防爆开关的重车从一段长坡上跑车,撞上了下面打信号的工友,造成其右肩胛粉碎性骨折。听说当时开绞车的老林紧张地满头大汗,当看到这位工友除了右臂不能动弹,其它四肢活动自如后,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在随后的事故责任追究处理中,老林因为年长和当师傅的缘故牵连其中,他和那位青工负了同样的“主要责任”,背负了一个记大过和罚款1000元的处分(当时1名矿工的月工资约为400—500元)。为此,小林感到憋屈异常,他曾找到队长、书记鸣冤叫屈。最后是老林出面制止了孩子,作为一名老同志他深知组织处理的严肃性和全面性,从思想上做通了孩子的工作。听说那名青工后来私下找到老林准备付那1000元的罚款,被老林婉言谢绝。老林说了几名话让那位青工深深感动:“队里对我的处理是一种对师傅们的管束教育,我没带好你,出了事我应该负责。”
老林的明白事理换来了他几个月的生活拮据,为此他没少落老伴的埋怨,但他依然笑呵呵地工作着,只是多了几分对徒弟的要求;而小林也仿佛从这件事情上汲取了教训,在撑门面的工作中更加勤快仔细。
听说后来老林退休,小林顺利成为了一名合同制职工,他们体内所蕴含的质朴情感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澄合局电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