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22日
一线新闻
03

168小时陇海路桥保卫战

7月16日11时45分,随着装满片石的集装箱堵住位于渭河咸阳段二号桥下游2000米处蓄拦坝最后5米湍流的河水,一旁的西安工务机械段清筛一车间主任贺诚长吁一口气。他已经在这里抢险奋战了168个小时。

渭河东流出天水进陕西,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22个县(市、区)至潼关入黄河。咸阳段水流平缓,大量泥沙、碎石沉积,沙滩浅滩较多。加之此段有密集横跨河面的陇海上下行、咸同线及西宝高铁四座铁路桥梁。滩头与桥墩影响使河流南北摆动变化冲刷,形成低于河床六七米落差的冲流沟。水流湍急而下,被摄影爱好者推崇为渭河“小瀑布群”,群众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说法。

随着今年雨量增多,上游宝鸡峡水库泄洪,突遇洪水猛涨,使得冲流沟内大浪淘沙成为河床无形的剪刀,在距铁路桥不足200米的安全距离上,以每天二三十米的速度向上游陇海线方向撕裂。直接危及铁路桥墩,抗淘筑坝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7月11日,西安铁路局紧急启动防洪预案,险情就是命令,该段作为抢险主体迅速集结清筛一车间、桥隧三车间600余名职工、30余台大型工程机械,在四桥之间突击筑建抢险蓄拦坝,抬高水位消除冲刷沟对桥梁的“尖刀攻势”。

筑建蓄拦坝成了抢险的焦点和关键,贺诚就是蓄拦坝施工的主负责人。笔者见到贺诚时,他嗓子已喊哑说不出话来,仅靠手势指挥施工。副主任张秦雄心疼地说:“他这段时间痔疮犯了,抢险一急,用手塞进去就一直铆在现场,脚还受了伤,说什么都不听……他已经连续168个小时在现场指挥大型工程机械作业。”现场参与抢险围坝作业的数百名干部职工,昼夜不间断,在淤泥中的道床上,一块一块将片石填进石笼,再由挖掘机推进洪水冲空了的筑坝中。

时值三伏天气,在高温下连续作业中暑现场时常发生,为了不影响进度,藿香正气水成了职工最衷爱的防暑佳品,挖掘机司机李峰、装载机司机张成忠等等一线奋战的职工每天都喝好几支。他们幽默地说:“味道好不好,看的是疗效”。

抢险施工昼夜不停,机械轰鸣穿梭分外繁忙,机械工长王真是现场最忙的人。几百辆片石、土方运输车要最高效地运输到最需要的地方,现场指挥调度尤为重要。在工地渴了喝一瓶矿泉水,饿了啃一口常备的面包。当他得知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多方打听他为什么几天没有回家时,只见下意识地摸了摸手机,片刻犹豫后又向车辆最密集的地方奔去。

大量防洪片石的应用,装卸车的压力非同凡响。“特别是在列车运输的卸载现场,铁道边地域狭小,大型机械无法展开,每块石料轻则几十斤重则几百斤,全凭人力用手一块一块搬卸。一列九节,一节30多方。为了不影响行车,必须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短短四天搬卸60余车。”现场指挥康中伟对笔者说,艰辛程度不可言喻。

18日,围坝合拢两天后,据水利、水文监测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激流冲刷河床病害彻底解决,标志着168个小时的抢险圆满结束。该段随后又紧张进入年度计划的蓄拦坝筑建施工中,最终彻底解决淘空河床危及桥墩的现象。 (郭永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