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03日
综合新闻
02

未了的心愿

——全国劳动模范张明俊生命的最后时刻

(上接一版)

再次的感动

张明俊走了,天柱山村民罗其林十分悲痛。他对记者说,在他遭遇车祸时,张明俊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给了他3000元医药费。第二次去医院的时候又给了他1000元。当时,和他同病房的还有两个来自四川和本区吉河镇的病友,张明俊也分别给了他们500元作为“心意”。虽然彼此素不相识,但张明俊的言行让病房的病友感到十分感动。

后来,罗其林落下残疾,只能拄着双拐行走,生活十分困难。但他逢年过节,都会得到张明俊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心。罗其林在回忆中泣不成声,在张明俊去世前的半个月,他想和一个老板做一单小生意,可是对方不愿意与他合作,他知道张明俊熟悉此人,便打电话请求帮助。电话打通后却被挂断了,这是张明俊对村民一贯的做法,目的是为了给村民节省电话费,凡是村民打给张明俊的电话,铃声响过五声以后就会被挂断,然后张明俊给他们回拨过来。这次张明俊比往常回电话慢了一点,得知他的请求后,张明俊答应了。

过了几天之后,罗其林才听说张明俊当时已经因重病住进了医院,心想张明俊不可能给他处理此事了,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张明俊通过电话托付其朋友给他办妥了此事。

与张明俊工作关系密切的镇党委副书记刘化波感叹:“实在不敢相信,他在生命的最后还不忘办好乡亲拜托的事情。”

给妻子的嘱托

张明俊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次他清醒过来,握住妻子陈光娣的手,微弱地说:“遗憾啊,如果这病能向后拖延,让我再多活上三五年,我一定要让天柱山村的群众实现在‘花果山’中生活的梦想,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日子。”

陈光娣以为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丈夫会给他和孩子交代什么话,而丈夫的话却让她泪如泉涌——都到啥时候了,他的心里还牵挂着乡亲。

陈光娣说,她曾在张明俊病重住院的时候,试探着征求其料理后事的意见,他回答得很简单——不收礼,不放炮,遗体火化,丧事从简。

镇党委书记唐明成说,张明俊在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的时候,才给他打电话说了真实情况,并强调不让任何组织和个人前去看望。“对于自己的后事,张明俊当着我的面向他的妻子交代,要听从组织安排。”

“张明俊要求自己的后事从简料理,其实是想带头移风易俗哩。”唐明成沉重地告诉记者。

在张明俊的追悼会上,去了数千名社会各界自愿者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按照张明俊生前的遗愿,他的亲人没有收礼,没有放炮,对遗体进行了火化。

最后的心愿张晨说,父亲最后的病情恶化到已经没力气说话,却还让村两委班子成员把村里的重点工作用手机拍成照片传给他看。

“6月19日,医院下发病危通知书之后,我疯了一样跑到病房中,看着眼前插满胶管极度虚弱的父亲,心里像刀割一样的疼。父亲艰难睁开眼,看到我后,微微地摆了摆手,我知道他是怕我耽误工作,让我回去上班,我只好藏在病房外偷偷地看着深受病痛折磨的他,眼泪决堤一样往下流。”

张明俊在从西安被转回安康住院的最后六七天里,唐明成每天下班后都会去看望他。“每天都会从他胃里抽出好几袋血水,让人看到都十分难以忍受,但是他却自始自终都没有哼唧过一声。”

除了坚强之外,陈光娣告诉记者,丈夫张明俊是个讲究爱美的人,在住院期间一直坚持让她们每天给洗脸,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把衣服穿戴得整整齐齐。

村民冯甲生告诉记者,6月21日,他无意间听到张明俊病重的消息,就像一根“闷棍”打到了头上。

冯甲生说:“第二天,我赶到医院,看他瘦得脸部都凹下去了,眼睛无光,说话无力,要别人扶着才能勉强坐稳。那天晚上,我坚持要留在医院陪护他,我想在他最后的日子,一定要为他做点事。晚上,我坚持要给他洗脚,当我捧起他那双已经浮肿的双脚时,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我为他洗完脚后坐在病床边,他握着我的手,嘴里含混不清地念叨着——甲生啊,老天爷要再给我个三五年……再有个三五年,我一定把咱们天柱山建设得更美好……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我在医院坚持继续陪护,23日以后他已经不能说话。25日一大早,当我赶到医院时,他已在弥留之际,眼睛睁得很大,嘴微微张着,像是还放心不下什么,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就是发不出声。上午11时,他走了,眼睛还睁着,嘴巴也张着……”

“再有个三五年,我一定把咱们天柱山建设得更美好……”冯甲生今生永远忘不了张明俊未了的心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