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三年精细化注水新号角
——杏子川采油四大队成为注采一体化示范标杆
□记者 胡建宏
盛夏时节,陕北大地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的天气,也阻挡不了延长石油人奋进的脚步……
7月22日,为巩固前三年规模注水成果,夯实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目标基础,延长油田在杏子川采油厂召开现场会。听取该厂墩也联合站“注采一体化,科学有效推进注水工程建设”汇报,并对污水处理系统、化验室、注水泵房等运行工艺进行现场观摩,同时在总结延长油田公司前三年规模注水基础上,确立后三年规模化、精细化注水新目标,吹响了稳增长、促发展新的伟大号角……
注水稳产 示范带动最关键
边观摩、边提问,破解难题、形成共识,成为本次现场观摩会最大亮点。
延长油田董事长李文明指出,注水是破解制约油田稳产核心难题唯一的途径,杏子川采油厂的做法体现出领导重视,体制机制灵活,执行规范、有力。
他强调,注水工作环节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多,必须一把手亲自挂帅,深入研究,下狠心实施。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发力,进行切合时宜改革。同时把注水井交由采油队规范管理,全面实施规模精细注采一体化。对此,杏子川采油四大队应成为油田公司精细化注采的示范标杆。
延长油田总经理王书宝表示,坚定注水发展理念,实施注采一体化管理,是落实东部缓递减、西部硬稳定与南部快发展“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重要举措。
他说,油井有问题,水井找原因。提高采收率,油区潜力巨大。为此,各采油厂要以杏子川采油四大队注采一体化为标杆,努力通过严管理、严考核,把快递减变为缓递减,变为基本稳定。
规模注水 重在向精细化转变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油田公司共建注水站点1020座,其中规模站183座,撬装站837座,注水能力达18.42万方,注水受益区油井达16696口,现已基本实现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三年规模化、系统化注水战略目标。
新经济、新常态。油田公司以“十三五规划”和“中长远规划”为指导,确立后三年注水战略新目标: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完善注采井网,强化有效注水;加强队伍建设、注水现场管理,不断提高开发管理水平,实现规模化注水向精细化注水转变。
据副总经理王遵贵介绍,稳扎稳打、有力和有序推进精细化注水新目标,已成为油田公司及各采油厂上下重要共识。对此,各厂应从精细化注水培训入手,不断提升注采开发队伍整体素质;以注水示范区为标杆,科学合理规划完善注采地面工程配套设施;以新技术为支撑,夯实油水井生产基础管理,扎实做好生产动态分析;以强化注水成本管控为抓手,定期对注采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标杆示范为引领,通过严格考核监督体系,打造高标准注水示范区,力促油田公司新的注水运行管理迈上新台阶。因此,杏子川采油四大队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磐石文化” 力促标杆示范更规范
为确保精细化注水示范区更趋规范,达到油田公司标杆目标要求,杏子川采油四大队紧紧围绕“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发展理念,以文化为引领,以党建促生产,以新方法、新举措拓展“爱人爱井,爱岗敬业”油井文化,实现党建、文化、管理三者有机融合。同时以石头为载体,将企业文化理念、名言警句、安全警示语等铭刻其上,摆放于路边、井场、值班房内,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心,形成“奉献杏采、坚如磐石”特色文化。
杏子川采油厂厂长董延军表示,在磐石文化熏陶下,该大队首先以“三岗”创建和“油井拟人化管理措施”为平台,围绕目标、意义、流程和具体要求,理顺思路,创新方法,以规范员工工作岗位与行为标准为己任,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同时将员工呵护油(水)井与绩效工资相挂钩,每月定期开展“拟人化”考核,实现了严考核,硬兑现;其次建立健全油水井拟人化管理档案,给每口井佩戴“身份证”,实行一井一档,清楚掌握每口井的工作状态与技术参数,建立起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差异化管理;其三以“注水强厂”战略为目标,紧紧围绕“吃注水饭、打注水仗、唱注水歌”工作思路,严把注水运行和注水质量关,同时注重提升员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科学、规范、精细注水,使油井稳产增效、示范效应与引领作用达到油田公司理想效果。
他告诉记者,日前超前注水利好态势已在该大队逐渐显现,轮休抽油、轮休注水已使地下能量得以修复,而原油产量不减反增。
采油四大队队长常军章动情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延长集团、油田公司等上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采油厂、地方政府及大队全体职工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智慧,它将成为激励杏子川采油四大队不断努力向前与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