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多景区频传涨价消息
专家:如是公共资源,收门票国际少见
据中新网9月6日消息,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有出游计划的人们大呼扫兴。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国家旅游局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旅游行业专家表示,不可笼统批评景区价格上涨,呼吁建立起透明、公开的门票形成机制。
部分景区门票涨价或公布涨价时间表
今年5月,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186家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已达112元,2012、2013、2014各年度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分别为109元、110元和112元。
6月15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银子岩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公告,称银子岩景区门票价格从65元/人次调至84元/人次,约从2015年底开始执行。该景区为国家4A景区,2014年共接待游客127.21万人次。
同样即将涨价的,还有福建清源山景区,该景区工作人员称,现在的门票价格为55元/人(含老君岩、千手岩、奇峰醉月景区),年内将涨至70元/人。
景区涨价引不满,到底该怨谁?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这一被业内解读为“禁涨令”的政策实行以来,每到“解禁年”,一些旅游景区就有涨价趋势。2007年至今,景区门票价格屡屡突破新高,一些5A、4A景区门票动辄数百元。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屡屡引起公众的争论甚至质疑。
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随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旅游局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支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倡议。截至8月31日,已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签订“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约占全部5A和4A级景区的80%。
专家呼吁建立透明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面对“解禁年”,不少旅游景区都在摩拳擦掌,涨价的理由不外乎是为扩建园区、提高服务质量、观光人数多到无法负荷以价制量等。而无论是哪个理由,似乎总是逃不过被公众吐槽的下场。
著名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公共资源本身不等于旅游产品,需要投入才能转化为产品,开发、建设、维护也需要成本,不能笼统地批评景区涨价。”
刘思敏认为,应区分公益型、市场型和混合型景区门票价格的变动,对于公益型景区,应建立起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的门票形成机制。此外,刘思敏建议重要景区效仿上市公司,做出经过第三方整合的财务报表,使景区的财务、运营处于全民监督之下。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迪斯尼、欢乐谷一类的主题公园,涨价以后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去,但是长城、故宫一类利用遗存的公共资源的历史文化景区,即使涨价依然很有吸引力。“在国际上来说,对公共资源收门票比较少见,这类景区是公共资源,应该实现公益目标,而不能用以牟利。”戴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