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友谊
□张超
星期天晚饭后没事,想起了几个老朋友。好久都没有联系了,应该给他们打个电话问候问候。以前觉得友谊就像是酒,能够经得起岁月的磨练,越久越香醇。现在想想其实不然,时间证明了一切。距离会使你们变得疏远,时间会使你们变得冷淡。即使多年后的邂逅,也只是几句不温不火的寒暄,寒暄之后便是不知不觉的无言。鉴于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友谊更像是花儿,需要经营和呵护。经营就是你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呵护就是你要真诚和用心。
学生时代有知己的人是幸运的,有好朋友的人也是值得庆幸的,至少应该知足。这些年轻的友谊便随着毕业变得难以维持,以至于黯淡。年久的友谊,倒像是开了瓶盖的酒,你不去用心呵护,不去用心维系,它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挥发殆尽,到头来只能忘瓶兴叹。
我有很多老朋友,由于我以前没有领悟到这一层,所以就失去了一部分朋友,这是应该自我批评的。我想不仅仅是我,很多人也如此,比如手机里的号码换了一批又一批,删了加,加了再删。当然,有手机号码的并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的手机号码,至少应该存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而知己就是能读懂你的那个人,或者说她的那本书正好是你这本书的最好注解。或高山流水,或志同道合,或相互欣赏。知音难觅,说的很对。朋友也并不易得,所以要倍加珍惜。
学生时代的友谊是很值得回味的。我并不是一个经常向后看的人,但我确实是一个恋旧的人,甚至有点好古。我总会清晰地记得和每个朋友的大部分经历。大学时期的同性好友,或是知己,或多或少有点兄弟情怀。学习上的相互砥励,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工作上的密切配合,球场上的心照不宣。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我在一封书信中说的“每谈政事时文,各抒观点,同则心领神会,异则愈辩愈明,求同存异,互相学习并包容之。”这便是好朋友。
学生时代异性之间的友谊是最美好的,犹如清风明月,自然清新,尔或汩汩清流,滋润心田。即使夹杂点爱慕之情,也丝毫不会使这种美好褪色,甚至为其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神秘与浪漫,更使得那种感觉不可名状。少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羞涩;少了一份自在,多了一份思念;少了一份稚嫩,多了一份苦恼与甜蜜,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遐想与期待。即使如此,这种感情依然美好得无与伦比,只要没有升华到成熟的爱情。有时候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往往造成了对过程的忽视,其实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有时侯这种结果还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
异性之间友谊的美好,莫过于学生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美好便无情地褪去。特别是一方结婚,即使友谊依然存在,双方总会感觉少了点什么。这种感觉彼此心知肚明。
古人有“刎颈之交”“金石之交”“金兰之交”“君子之交”等,说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友谊,也许有些已经升华到了另一种伟大境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有一个或几个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所以应当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