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9月24日
企业新闻
02

技术创新:让一个高新小企业活力十足

——兵器特能集团陕汽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逆势飞扬纪实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汽车行业利润率七年来首次出现严重下滑趋势。面对如此局面,兵器特能集团陕汽公司以“两个项目、六大工程”管理提升工作为途径,组织职工群众开展“比创新、比安全、比节约,力促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劳动竞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岗位创新、精益化生产及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企业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在汽车安全系统领域不景气的前提下实现逆势发展。今年1至7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7亿元,同比增长5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兵器特能集团陕汽公司原为西安庆华公司的一个小分厂,兵器企业改制后成为特能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其生产规模和人员配置只相当于原企业的一个车间。面临产能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艰难经营环境,它如何获得持久强劲发展动力?

技术创新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该公司紧紧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瞄准汽车安全气囊这个高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通过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竞赛、生产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驱动、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为提质增效注入了活力。

在公司研发团队的努力下,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破。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加紧实施点火具AK-LV认证项目。从德国凤凰试验室传来消息,该公司点火具产品状态良好,各项功能实验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意味着他们迈步进入德系、欧系汽车配套领域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进一步“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新项目研发结出累累硕果。某客户传火药项目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锦恒MGG、TRW点火具等新项目的技术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随着延锋客户新项目进入量产阶段,企业已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MGG产品销量直线上升,仅延锋一家客户的MGG销售数量就达200多万发,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3万发,增长率达199%。

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他们把劳动竞赛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大局,确定实施“机制创新工程”项目,倒逼提质增效。年初,对今年经营目标责任书中的KPI指标进行全面分解,以成本费用和产能KPI突破点,实现KPI指标的层级管理,每月分析生产关键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产能风险防控机制,围绕如何实现产能提升进行资源配置,通过预见性措施,破解产能瓶颈,使各类产品的生产量同比增幅在40%以上,满足了市场需求。该公司还结合先进班组、QC小组、优秀员工等评定工作把劳动竞赛由企业、车间向工段、班组、岗位延伸,引导车间开展产量、质量、成本、创新成果等指标的“对口赛”、“对手赛”,推动各生产单位谋产量、重质量、求创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数据显示,1至7月,公司累计降低成本405万元。

精益战略 引领企业提质增效

在众多拉动产能快速提升的措施中,“精益制造工程”的实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临旺盛的市场需求及公司内部产能不足的客观形势,该公司化压力为动力,运用精益管理为生产线“把脉”问诊。通过价值流图分析等工具,科学调配,优化流程,工艺革新、现场管控等举措,快速提升产能。通过精益采购、精益财务、精益营销等战略的实施,公司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引领着企业在提质增效的路上一路领先。

多措并举 构筑转型升级保障网

“安全工作是公司立足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多年来他们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今年通过多频次、高密度、有重点的安全环保检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相结合,有力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巡回检查日报制度》,及时通报督促整改。从4月开始,整改完成456项安全环保隐患和三违现象。公司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上半年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达500多万元,引进自动化设备,实现人机隔离,化解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安全管理从人防到技防实现了有效转变,有力提升了本质化安全水平。这正是公司强力推进“安全管控工程”的一个缩影。

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该公司把劳动竞赛与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工程”紧密结合,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薪酬体系,按照KPI体系管理要求,将管理技术人员的绩效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初步实现薪酬与绩效的联动,激发企业活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干部培养选拔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接好“接力棒”,传好“接力棒”。

谈起今后的发展,公司总经理孙勇表示,他们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抢抓区域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安全气囊的产业链。今年在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西安渭北工业园区重点合作项目推介会上,该公司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签约兵器产业园扩能项目,标志着公司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公司点火具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00万只,微型气体发生器年生产能力1370万发,有望实现产值规模翻番,利润效益翻番,届时公司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独立汽车安全系统用点火具供应商。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何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