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阎良区总工会
四招破解“职工书屋”生存窘境
一进门是最新的报纸、杂志,沿墙根摆着一排书架,放着不同类别的书籍。西安市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延凤社区的“职工书屋”在附近职工、群众们看来,就是他们的休息室,这里温馨的环境给他们带来全身心放松的时刻。
和其他的书屋不同,这个书屋除了借阅书籍,许多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更是来这里聊聊天、谈谈心,“职工书屋”从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联络社区感情的“中转站”。
自2010年西安市阎良区总工会建成首家“职工书屋”开始,五年的发展已经让“职工书屋”成为阎良区职工素质建设一块闪亮的招牌,然而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书籍资源有限、设备配套不完全、电子化程度不够等等都在制约着“职工书屋”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此,阎良区总工会主动寻求解决办法,让职工重归书屋,畅游知识海洋。
建设水平是保障。该区总工会根据全总出资援建标准,制定了区总工会援建实施标准,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对建设有困难的镇街、企业、社区实行扶持带动,今年7月底,经过实地调研,区总工会出资3000多元,扶持延凤社区,为其购买了300多本书籍。
服务水平是重点。根据各镇街实际情况和职工需求,统筹做好书屋选址、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和图书配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新建自建点重点向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流动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业、社区、工业园区、乡(镇)村等地方倾斜,让农民工也能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图书配送根据广大职工的阅读特点,挑选适应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书籍,并指派专人结合职工素质建设要求和职工学习阅读需求,认真筛选、推荐图书目录供各镇街及基层“职工书屋”选订,实行多点配送,最大限度减少配送成本。
管理水平是基础。区总工会首先在延凤社区进行试点,推行普惠制、网络化管理,建立台账,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图书流动服务,改善设施装备,及时更新图书品种、合理安排开放时间,逐步形成了具有工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模式。并率先在西安百跃羊乳集团建设数字化“职工书屋”,在配好纸质图书的同时,迎合青年职工群体阅读需求,为职工提供网络阅读、无线上网、手机电子书、多媒体网络等新型阅读方式。
综合水平是目标。在发挥“职工书屋”阅读学习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职工综合文化水平延伸,与职工素质建设、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职工书屋”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延凤社区每月都会利用“职工书屋”给社区党员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众天食品有限公司还率先依托“职工书屋”举办了读书交流会,让其真正成为了职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综合平台。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