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求知探秘朝前走 学成长技归国来
——记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学红
徐学红教授的科研生涯是从武汉大学开始的,从刚刚研究生毕业留校的助教到33岁在武汉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期间首次证实液晶在动物胚胎发育中作用的细胞生物物理学机制,在研成果多篇论文发表在当时国内一级期刊和该领域国际专业刊物上,短短6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可谓前途一片璀璨。说起这段经历,徐教授说其实自己那个时候也就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喜欢在实验室做做实验,有幸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就越做越带劲,便被深深地吸引到那个微观世界-细胞发育的分子生物学世界里去了。可以说只要徐教授一如既往继续自己的科学研究,就会在国内一流大学武汉大学这个平台上走得更高,更远。但是此时的他却悄然放下了国内的一切,携妻女远渡重洋去美国,徐教授自嘲地说自己当时就是:“井底之蛙出外游,求知探秘朝前走”。他想去看看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最顶尖的实验室是如何做科研的,想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研究最前沿的科学,然后再回来继续自己的科研梦。
十五年的国外一线科研经历使得徐教授掌握了本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同源整合基因敲除技术和干细胞体外分化技术等等,同时也拥有了很多世界前沿的构想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数据支持。
2012年,徐教授再一次在人生已取得成绩的情况下放下已拥有的一切选择重新开始,终于回到了祖国。不同的是这是他十五年前出国时的目标:“学成了回来做”。跟随着内心“睁大双眼望世界,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科研信念,徐教授开启了科研的全新旅程。这一年徐学红教授入选“陕西百人”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面对一个290多平方米的空空的实验室,徐教授再一次激情饱满,干了起来,短短三年过去了,实验室已经正式扬帆启航,拥有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完善的科学研究队伍,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且建立了和国际一流大学顶尖实验室的科研合作,得到国家“海外名师”项目的资助,相信假以时日梦想终能成真。在中国的科研领域里,就是有像徐学红教授这样的一批人,默默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并践行着自己的梦想,风雨无阻,为祖国的强大、科学的崛起无畏艰难地默默奉献着。
见习记者 桂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