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偶思三得
·宿建梅·
前些日子,从朋友那里得了一套珍藏版的《资治通鉴》,喜爱至极。得空便会捧来翻阅几页,不求以达治国平天下之大志,仅为提升个人素养,为人处世力求无愧于心。为了加深印象,偶尔也会边看边记,虽不知自己能否坚持得下去,却也坚信自己能够看到哪儿记到哪儿。
此书读来虽是精彩之至,却也是相当费神费时的。首先,历史时间跨度大,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其次卷帙繁浩,洋洋洒洒两百九十四卷;再是内容极其丰富,连天文灾异事件都写得很全。因此,读完此书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幸而,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了朱熹撰著的《通鉴纲目》,为读者通读此书提供了不少便利。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年至1993年)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帮助读者跨越文言的障碍,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也能如此之亲切。尽管如此,依然需要有决心者才能够完成对这厚厚的《通鉴》的赏读。
《资治通鉴》是北宋臣子司马光写给皇帝的。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为《资治通鉴》命名之由来。可见他希望皇帝读过此书,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好好地治理国家。而人人都道《通鉴》是帝王之书,就其成书本意说是帝王之书当然说得通,亦无不妥,关键是看读书的人是如何理解了。读史书重在知往增识、以阔眼界、而长学识。我个人却认为,它更像是一部饱含深情的历史长卷,吸引着我徜徉其中。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刀光剑影、宫闱斗争、人性险恶自不必说。也有才子佳人、市井小民的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更有教人为官为民处世之道的经验教训,说事论理,以小见大,总结阐述人生的哲理,叫人从中得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书中开篇不久便讲到“三家灭智”的故事着实令人深思。战国时代,心胸狭窄、傲慢无礼的智瑶因为自己的狂妄行为,招惹事端,致使赵魏韩三家联合,大举反扑,生擒智瑶当场斩杀,灭亡了智家。而楚国春申君听信小人佞言,利令智昏,希图权贵,结果被自己扶植起来的人杀害。由此可见,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眼光要长远一点,处世之人一旦狂妄必招杀身之祸,做一件关乎终身成败的大事而不能谨慎的从事,同样必将自取灭亡。
正所谓:“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另有一则,讲述的是武则天处理打“小报告”的故事更是发人深省。唐长寿元年五月初一,朝廷下令禁止宰杀牲畜和捕捉鱼虾。因为当时江淮一带大旱,闹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右拾遗张德家生了个男孩,私下宰了一只羊宴请同僚。喜席上,补阀杜肃藏起了一只肉饼,回去后就上表告发。次日,武则天在朝堂上对张德说:“听说你得了儿子,很为你高兴。”张德跪拜,连连称谢。接着武则天又问:“你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肉宴请客人?”张德只好磕头认罪。武则天说:“我禁止宰杀牲畜,办喜事、丧事可以例外,但你今后宴请什么客人,必须加以选择。”随即便把杜肃的奏章给他看。杜肃非常羞愧,且受到文武百官的唾弃。由此看来,自古以来都有善打“小报告”、恶意中伤他人的人,不足为奇。
由此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会发现,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谦和,谨慎,是不变的法则。性情急躁,狂妄自大,或逞一时之快,却可能为日后灾祸种下了因果。古有:“谦受益,满招损”。今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些虽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训格之言,却是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谦和,谦虚平和。是一种一心向善,心如止水的境界,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始终不能谦和之人,不能谦和的面对别人的伤害,也不能谦和的面对自己的失败,总是想争个对错拼个胜负,所以无论是对还是错总与一些人和事对立着,常常嫉贤妒能,以成败论英雄,用他人的屈辱来陪衬自己的辉煌,最终往往伤了的是自己。
正所谓“谨交友,慎做人”。历史上多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惨的结局历历在目。
成也萧何,亡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就了千古一段求才佳话。汉高祖刘邦说:“随我者,必富贵之。”于是,始附项梁,布衣韩信弃楚投汉。智谋浴血,为汉家逐鹿,鼎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只因得了富贵而迷了心智,被政治利益迷了心智,失了本真,少了谦和谨慎,终被诱杀于长乐宫。自古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翻阅史册,历史长河中有几个开国大将有善终的?全身而退,能保平安者,要么归隐山林,不问世事;要么装聋作哑,不问是非。更多的却都是以各种理由被皇家诛灭以至九族!诸如李卫公、杨处道、王翦等可以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者,却是少之又少,更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为人的谦和、处世的谨慎。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谨慎谦虚”才是为人处世之正道。
《通鉴》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不是读则解其要的一般读物。千百年来,多少帝王贤臣、鸿儒大家频频为其作注,注文解要可谓汗牛充栋。我今读《通鉴》偶有数得,实属单见浅闻,仅属于个人八卦,视角难免孤立、片面和机械,姑妄论说,姑且见之。
(澄合华宇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