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14日
综合新闻
02

西安近百名“的哥”欲自组公司一路遇阻

在全国性出租汽车改革政策还未出台的时候,与义乌、杭州等地“自上而下”对出租车行业“动刀割肉”相比,西安近百名出租车司机艰难探路,自组股份制公司,上演了一场“自下而上”的“草根”探路。然而市场上的“鲶鱼效应”还未发生,却早早面临“夭折”的困境。

“炒车”愈演愈烈

国庆期间,47辆“秘密”从外地购置的新车,如数开进了西安众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库房。

周卫利将公司标识端端正正贴上了车前门,似乎是嫌没贴平,用手轻轻地,捋了又捋。

标识上,除了“西安众泰”四个字,还设计有公司图标,那是一架天平。

包括周卫利,几十位已届中年、在出租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聚在新车前合了个影。

这是西安市第五十家出租车经营企业,而他们每个人,都是新公司的股东。自组公司,被他们视作一次尝试。

据统计,西安市场目前有1.2万余辆出租车。由于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出租车个体经营者均需“挂靠”在出租车企业从事营运。

“然而,很多出租车并非企业自有,名为承包,实则由实际车主个人出资,同时由个人承担车辆运营、保养维修等费用,并按月向企业缴纳份子钱”,周卫利告诉记者,出租车的控制权和投资收益直接归实际车主,出租车企业对挂靠车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企业做的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基本没有履行到市场主体的责任。”

这样的直接后果,一方面造成车辆产权关系不清,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行业乱象。

作为西安众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最早发起人、股东之一的贺勇,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出租车公司获得指标后,转包给出租车个体经营者,个体经营者运营两年后,再转包他人……2010年,贺勇在西安市鱼化寨二手交易市场“接手”一辆经营权还剩三年零一个月的出租车时,市价不到8万元的裸车,已经炒到了231500元。

为重拿经营权许可,得再交押金和更新费

然而,“砸锅卖铁”买到的出租车经营权并不靠谱。随着经营权到期,政府依法收回了经营权并重新分配。

一阵纠纷过后,日子还得过下去,有的人选择了妥协。“一位同行,重新拿到了5年的经营权许可,代价是给公司再交两万元押金,和9万元的‘车辆更新费’,实际就是承包金,每个月还要照常交4800元的份子钱”,入行15年、如今担任西安众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马涛告诉记者。

然而,马涛不愿意妥协。马涛和同伴,尝试做探路者和实践家。

西安众泰与原有“挂靠”模式迥然不同的经营管理理念,或许可以做出解答:

公司统一出资购买车辆,所购车辆为公司所有,规避私下转让经营权行为,明晰产权关系;

公司统一聘请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完善社会保险,股东也可以成为驾驶员,实行“上车驾驶员、下车股东”的分配制度;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不再收“份钱”,通过“底薪+绩效工资”的核算方式,严格驾驶员从业奖惩机制,引导“开安全车”、多劳多得、提升服务。

就差经营权许可这道“东风”

然而,公司组建面临重重阻力。

“去年11月,我们向工商局申请了出租车公司的营业执照”,目前担任西安众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赵小平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先例,’对方拒收材料。”

一上来就“卡了壳”。赵小平使出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这一招,要求工商局公布注册材料和流程。很快,今年2月,西安众泰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都陆续办妥。

目前,公司发展到95位股东,众人拾柴,资金凑齐了,经营场所和停车场地也找到了,按照《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中关于经营出租汽车企业的规定,还差车和证。

“8月下旬,跟西安的4S店头天谈好,第二天一众股东揣着钱欢欢喜喜去提车,结果人家却不卖了”,赵小平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郁闷”,“问急了,店方就撂下一句话,‘有压力。’”

国庆期间,众泰“秘密”地从外地购进的47辆新车如数到货。几百万元花出去,车的难题解决了,西安众泰的探路者们也把自己推上了“没有退路”的境地。

万事俱备,就差经营权许可这道“东风”。

按照《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经营出租汽车的企业,应有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颁发的出租汽车经营权证书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颁证需要啥条件?赵小平等人多次到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协商,“工作人员的回答就一条,按照《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取得,你们去参加招投标吧。”

然而,令他们沮丧的是,他们查阅了去年年底最近的一次招投标公告,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委托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组织招标,招标数量为新能源出租汽车经营权指标300辆。报名条件里有两项,自动将众泰这样的新公司排除在外:其一,报名应具有出租汽车经营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其二,近三年在全市服务质量考核中排名非后三名。

“参与招投标,才有可能获得经营权,才给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然而参照最近一次招投标的报名要求,有证才能投标,没证者连报名资格都没有,而且我们又是新公司,没有经营权连路都上不了,又如何考核我们的服务质量呢?”赵小平说。

针对招投标门槛设置的问题,记者去函采访了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

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工作人员回函答复说,去年新能源汽车招标工作开始时,众泰公司并未组建。言下之意是,这个门槛并不是针对众泰设置的。

由于根本不知道下一次招投标在何时,众泰只能进行漫长地等待。

众泰的困境,让人觉得西安出租车行业似乎无法接纳这条“鲶鱼”。众泰的命运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据人民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