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29日
观察·读书
04

书房取名“半杓轩”

愚人姓马名士琦,曾用笔名华原、曾芒,书斋戏称:半杓轩。

1980年至1985年,我在陕南的安康铁路公安分局当警察,工作之余常有地方和铁路墨朋文友在我处相聚,谈人生、磋艺术、谝闲传;抒发古今情愫,臧否中外人物……更有铁路三友仁兄崔登山、贤弟杜克俭、马联春二位画家。我辈四人甚为密切,按年龄我排行为二。

一日闲谝中,通古典、精篆刻、长电器、多发明、众人赞誉“百科全人”的老大崔登山兄言:“古时文人骚客大都有书斋雅号,我辈不敢妄称雅士,取个书斋号玩玩而已。”我即响应,便说:“咱四友中我排第二,二者,半也。半,不满,缺也。不满是向上的动力,人类正因为不满,才世代奋斗不息,在不满的不懈感悟、抗争、拼搏、追求中才力求得到‘圆’。世上无满月,但求缺常在。我看就叫——‘半杓轩’吧,以资自策自励。”

众友人拍手叫好:“雅俗共赏!很有味!”

往后,多友人、熟人和外地不太熟悉的朋友们在全国众多报刊上看到我的书法、文学作品,题款或文末大都有“半杓轩主马士琦书”或“某年某月某日草于半杓轩”字样。便不时来信、电话或当面询问:“你的书斋号‘半杓轩’有意思!‘半杓’——请问‘杓’是马杓?舀饭杓?吃饭杓?”就连著名诗人、天津老作家柴德森老师前多年也通过《西安晚报》资深编辑、老作家张月庚老师索取“半杓轩”的来历和寓意并将其忝列他编著的《古今名人书斋号趣话》一书。

吾答:“非也。意在苍茫墨海仅得半砚杓而已。轩,古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我取其虚敞、高举之意。为艺术只有心境虚敞,方可撷取艺术之真谛,达到高举之意境。另一旁注是:我前多年无论是宿舍、办公室均为与多人一处;原住十余年的航天四院7414厂家属楼最高层也是只占中门单元的一半;就连桌子也只有一半的使用权,另一半为女儿菁劼做作业用,还不时被其全‘霸占’。”

1991年12月29日,书法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我崇敬的书法老师、忘年交李铎老先生在中国军博特意为我题书“半杓轩”并评价我的书法“寓隽永于刚健 藏质朴于雄奇”。2014年仲春全家乔迁至三室一厅,家人一致同意把最大的带阳台的房间做为书房,搬家时首先将绿字“半杓轩”、黑款、红印的铜匾郑重地挂在房间中央,下面置书画案,旁边和对面置满满六个书柜。我书房取名“半杓轩”,以资不断地策励自已,不敢怠惰,使为之竭诚追求的书法、文学艺术达到新的境界。 □马士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