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09日

陕西工人报权益保障 生,不生?是个问题 放开二孩,听清舆论真问题 当地派出所未及时出警且办案不公 主管口头给放假 职工能休吗? 咸阳市各企业确保职工不“赋闲” 声明

当前版:第A3版:权益保障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权益保障
03

生,不生?是个问题

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政策一出台,职工群众普遍热议。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二胎问题,骤然放开了。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青年夫妻,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忧。让我们看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新的生育政策——

想生二胎 尴尬太多

“二孩政策放开了,80后真是奇葩的一代,自己出生的时候,突然就独苗了,没有兄弟姐妹,打架都没人帮忙。好容易长大了,又鼓励多生孩子。要准备照顾四个老人,再养两个孩子,最后再帮两个孩子带四个孙子……负担不起……”在最近的手机微信里,有很多微信圈都在转发这么一条微信。其实,这样的尴尬并非没有道理。

家住西安市长安区广场社区的80后刘军是一名职业经理,妻子在一家医药超市工作。他们已经有一个5岁的男孩,提起生二胎的事,刘军坦言,肯定想生,他的父母也赞同,但就是怕以后负担不起,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生。

和刘军一样,记者的一位好朋友是某个县城的机关工作人员,80后。在接受采访时也给记者开出了这样一个单子:他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两口子加起来7000多元,家庭每个月开支6946元。生二胎,拿什么养活这个家?

无论刘军还是记者的这位朋友,他们的经济账无疑让他们对于生二胎的计划暂时搁置。除此之外,一些70后也担心自己已经步入高龄生产的行列,对二胎可望而不可及。在西安市西郊某国企工作的冯先生和妻子都是70后,五年前就有过生二胎的想法。由于妻子单位工作非常忙,一直没有条件生育。另外,当时也怕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生了,可又担心高龄生产的风险。对于众多的70后来说,能不能生二胎并非政策许可,还要考虑个人身体素质,这的确是个新的尴尬。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受访者表示经济压力大是“不想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不想生的原因还有没有精力带孩子、没有人帮带孩子,再生一个会影响生活质量等等。

本来就想生 有政策了下定决心生

尴尬总归属于一部分人,也有人本来就想生二胎,如今政策放开了,为何不生呢?在西安市长安区广场南路开理发店的白先生最近很是欣喜,他的妻子刚刚怀孕不到一月。此前还一直在发愁,考虑到底打掉还是生下?因为他们已经有一个六岁的女儿,如果选择生则要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没想到刚好五中全会定下了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这下还有啥说的?生呗。”

对此,白先生的妻子却有些担忧。他们开了这家理发店,本来就很忙,一直是自己在打理,老公根本顾不上。如果生孩子的话,就得请别人来打理理发店。但看到白先生坚决的态度,白先生的妻子决定就再生下这个孩子。“其实也好着呢,国家鼓励生就生吧!起码两个孩子有个伴。”白先生的妻子说。

和白先生一家一样,今年38岁的郭女士已经有个9岁的女儿,一直想要第二个孩子,而且最好是个男孩。由于不符合政策,一直没敢要。郭女士激动地说:“没想到自己快40岁了,国家终于放开政策了。如果再不出台二孩政策,我可能会终身遗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郭女士这样一直想要二胎的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第一胎都是女孩,希望再生一个男孩。在西安市碑林区某事业单位供职的田先生老家在农村,几年前已经育有一个女孩,但在农村的父母一直要求他们两口子再生一个男孩。获悉这一政策后,田先生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如果去年生二胎,绝对公职就保不住了,今年没想到国家出台了这么个好政策!现在就开始封山育林,戒烟戒酒……”

除了田先生这样的想法,为了给老人一个交代。还有不少夫妻则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家住西安市阎良区的小兰夫妇结婚已经17年了,俩人都在中飞集团上班,平时夫妇俩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管得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自己上下学,回家后自己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看着孩子经常一个人玩耍,或者寒暑假送回老家由父母带,总觉得应该生个弟弟或者妹妹。毕竟一个孩子生活太孤单,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有时看着孩子一个人,挺心酸的……”小兰说。

正如小兰这样主张生育二孩的家庭,在记者调查中大有人在。他们普遍认为,一个孩子很孤单,再说等自己将来生病了住院了动不了了。他们好歹有一个能替换的人。自己将来死了也是放心的。“因为我的宝贝还有亲人在,我不用担心有人欺负她。”

省卫计委——不会对人口规模造成太大冲击

对于有些职工及有生育二胎计划的家庭,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怀了二胎后是否有足够的床位生产,将来孩子入托、入学是否会带来新的烦恼?是否会迎来新的生育热潮而导致人口规模过度增大?省卫计委主任戴征社表示,为了适应生育政策的调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前期做了大量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经初步测算和综合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后,我省平均每年多出生4-5万人,自然增长率将提高1-1.3‰,不会对我省人口规模造成太大的冲击。

省卫计委表示,下一步,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将积极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加强妇产科、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增加产科床位,力争用三年时间每个县都能建成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积极预防出生缺陷发生,加强优生优育宣传和咨询服务,深入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和孕前优生筛查工程,大力实施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三年内由25个县实现全覆盖。加强辅助生育中心建设,在现有省级4个辅助生育中心基础上,在三级公立医院再建6个,从根本上解决大龄夫妻不孕不育问题。

据悉,省卫计委将等待我省有关具体政策出台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按政策生育,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

有人担心生育保险基金吃紧

相比较于卫计委系统,我省社会保险经办系统的一些业内人士则担心未来几年迎来生育小高峰,生育保险基金是否能够保障。因为,生育保险毕竟是个小险种。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实可以相互补充。而且目前各地的医疗保险基金均有很大程度的结余。

记者了解到,就西安市而言,目前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已经突破250万,而生育保险的人数则有98.72万人。截至2015年6月底,西安市共支付生育保险待遇10755人次,统筹基金支付费用4861.83万元。西安市人社局透露,目前西安市已有32家医院实现了生育保险实时结算,已经为3508名女职工及时通过该系统结算生育费用。

有社保业内人士指出,按照《西安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第十六条之规定,申领生育保险待遇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职工所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缴费;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分娩、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以及在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像每名孕产妇女单住院分娩即可以享受3100到4600元的分娩住院补贴。

如果国家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则各地的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要做适当的修改。而且,按照《西安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第十三条之规定,施行计划生育手术补贴标准: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取出皮下埋植)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0元;绝育手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500元;输卵管或输精管复通手术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则超过5000元。那么,实施二孩政策后,计划生育手术补贴还适用与否?都得重新考虑了。

有分析认为,估计生二孩的夫妻会达到33%,大部分夫妻不会考虑生二孩。中国生育二孩主体是80后夫妻,会达到30%~40%以上;70后夫妻考虑生二孩会达到20%左右;90后暂时不会考虑或暂时考虑得少。说一千道一万,国家放开生育二胎对于很多想要二胎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只要条件许可,那就放心生吧!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再寂寞的理由,也给自己未来的养老多一分结实的保障吧!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