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09日
百味·国际
04

老家通了水泥路

□王宝成

在父亲的期盼中,秦巴山区的老家修上了水泥路。当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一直不敢相信,怀着一颗急切想一睹“芳容”的心,在初冬一个晴朗的早晨,我登上了回乡的一辆班车。

当走下车时,扑入我眼帘的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如一条银色的苍龙,在崇山峻岭夹峙的山谷里蜿蜒伸展,昔日那“晴天一溜烟,下雨烂泥滩”的乡村土路,如今已永远成为铭刻在人们记忆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老家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山村,父亲还得发动新买的摩托车在山环水绕的水泥路上奔驰一截。此时,早晨的朝阳爬上了山头,微冷的山风从幽谷林深处匆匆赶来将我相迎,然而我的心头却荡漾着阵阵温暖,脚下的这条路留给我们的太多痛楚往事不禁浮上心头。

15年前,这条公路刚修进村子,父亲便用积蓄在公路边盖了两间房子,办起了百货商店。由于公路狭窄,又极不平整,大车和面包车都开不进来,自行车出山时人骑车,回来时车骑人,十几里的上坡公路全部要推着走,唯有农用三轮车勉强可以在这条路上行驶。记不清楚多少次,给家里拉货的三轮车陷在泥坑中,我和父亲便扛着锄头铁铲,一件一件地将车上的货物卸下,连挖带推将车从陷入的泥坑中拖出来,再将货物一件一件重新装在车上。有一年腊月的夜里,拉货车又陷在半路上,父亲和我冒着凛冽的寒风打着火把在路上干了三、四个小时,浑身被汗水浸透,汗水在头发上冻结成了冰凌,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记忆最深的是住在老家不远处的德根表叔,8年前,他东凑西借了几千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准备跑运输。有一次,到镇上赶集的五个邻居搭坐他的三轮车到镇上,在一个拐弯处,车子失控,德根表叔眼疾手快从车上跳了下来,而车上坐的五个人和车子一起栽到路下的乱石堆里,酿成二死三伤的惨剧,使他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每年全家外出打工还债,从此一蹶不振。

“嘀”,突然一声清脆的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一辆崭新的银灰色面包车在我们前面停下,摇下车窗,探出头和我说话的司机竟是德根表叔。我说:“表叔,你啥时又买车了?”德根表叔满面春风地说:“一个月前买的。以前,在这路上跑车人心中没底,现在铺了这又宽又平整的水泥路,车开慢点就不会有啥问题。说到底还是党的政策好哇,我们这穷山僻壤能通水泥路,那是祖祖辈辈山里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蜿蜒在山乡的公路,每一段都记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望着消失在公路拐弯处的面包车,我仿佛看到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水泥路上车辆往来如梭的繁忙热闹,一车车山货源源不断运向山外的同时,又源源不断地拉回了各种时新的电器百货,一幢幢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在绿色的山村里拔地而起,山里农民的日子将迈上跟这水泥路一样宽阔平坦的大道,越发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