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28日
权益保障
03

公司经营半道宣布歇业员工据理力争讨回公道

李某是西安市一家医药超市的员工,从2012年起,她一直在这家医院超市的下属门店工作。2014年年初,李某被派至总公司担任行政秘书工作,月工资3500元,双方约定每月5日向李某发放上一自然月工资。

李某到岗后,一开始工作还比较顺当,工资也能正常发放。可到了2014年10月5日,公司一直未发放9月份工资。直到10月底,公司宣布更换总经理,同时要求员工移交资料、钥匙,并搬离办公区域,等待下一步工作安排。员工方对于公司的这一突然决定无法接受,于是双方发生冲突。10月23日,李某等人遂向公司递交书面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理由是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2014年10月25日,李某向所辖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2014年11月28日,经仲裁委员会裁决:由该公司支付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工资,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公司不服裁决,于法定期限内诉至一审法院。

在一审中,该公司主张2014年9、10月份公司处于调整期,由新的经营团队接手公司。因此,在此期间管理较为混乱,2014年9月份的工资迟发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并非是恶意拖欠。而李某等人不但不配合公司的调整,反而以工资欠发为由辞职,完全无视公司利益。因此,李某索要经济补偿金没有依据。

一审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本案中公司至今未发放李某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23日工资,其对于未发放工资的抗辩理由,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院不予采信。故法院判决公司支付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工资,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一审法院判决后,公司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

二审法院认为: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李某2014年9月劳动报酬,其后亦一直未支付2014年10月的报酬,故李某以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主张,于法有据。某公司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上诉请求,二审法院不予支持。一审法院据此所作的判决正确,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至此,这家公司拖欠李某等人工资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点评:

在本案中,劳动者以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能否不认可该解除理由,而认为劳动关系应继续存在,如果劳动者不到岗,单位是否可以以旷工为由辞退劳动者?

代理本案的律师李海峰认为,目前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任意克扣职工工资,停发、少发甚至完全不发工资,针对这种情况,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特别解除权,即可无条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特别解除权是劳动者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它是指如果出现了法定的事由,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由于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立法在平衡保护劳动者与企业合法利益基础上对此类情形做了具体的规定,只限于在用人单位有过错行为的情况下允许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此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当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属于法定解除事由,用人单位不能以自己不同意进行抗辩,更不能进行二次解除。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