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29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06

寒冬中的机电人

“2013年以来,受全国经济下行、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等大环境影响,煤价不断下跌,黄陵矿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减弱,如何在寒冬中提高服务矿区的质量,确保盈利能力成了公司领导班子思考最多的问题。”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党委书记侯庆斌说。

据侯庆斌介绍,煤价下行以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树立降本增效、创新创效意识,下大力气深挖自身潜力,从优化内部成本控制入手,细化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不断降低供水、供电、机修和信息成本。

创新发明增值

“这台多功能清洗机是我和同事王志凯一起发明的,它适用清洗较小的大批量零件,清洗效率是人工的30倍,每年可节约大修成本费用10万元。”看着自己的发明创造,黄陵矿业机电公司职工雷冲满脸自信。

面对依旧低迷的煤炭市场,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紧紧围绕“升级转型、创新驱动、安全高效、和谐幸福”的工作方针,以岗位自主管理、自主经营为目标,按照内部市场原则,优化成本定额,使每个岗位成为一个内部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不断加强创新成果发明认定奖励,使岗位有创新、职工有提升、效益有提高。

侯庆斌说:“我们公司的创新项目都是职工结合岗位作业实际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和总结研制出的,具有提升本岗位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工时和成本消耗的特点。”

2014该公司成立党员创新工作室,制定党员创新工作室章程,明确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提倡“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岗位创新成果多达120项,管理成果10多项,五小发明160余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近千万元。

无人值守提效

“2013年以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供电所总投资50余万元,率先在侯庄和香房两座35KV变电站实施无人值守,成功减掉6名变电站值班员,预计2016年剩余的6座变电站将全部实现无人值守。”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供电所所长岳庆说。

据了解,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供电所担负着整个矿区供用电管理工作,管辖着8座变电站和420多公里高压输电线路,现有职工85人。2013年,该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使信息中心和供电所内部资源融合,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每年减少人工成本支出近百万。

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肖险峰说:“每个35KV偏远变电站人员配置5名值班员,由于人员不足,值班员每个月在站上要值守18天,和妻子儿女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后,每个站只设一名看护员,减下来的值班员调配至试验检修班,解决了检修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扩充了检修力量,仅2014年供电人工成本降幅达30%。”

精细管理降本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我认为在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不仅要在设备检修中降本,还要从小处着手,以节约为主,一升洗油、一团棉纱、一张砂纸都不能浪费……”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电修车间班长李虎彪说,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电总厂每年要承修综采设备3至4套,材料配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针对当下煤炭市场实际情况,机电总厂坚持精细化管理,将成本指标控制落实到职工,使职工自己“打算盘”细算成本账。

2013年以来,机电公司全面推行“五精”岗位(现场)精细化管理,将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融入日常的生产工作中,通过行为的“闭环管理”,聚力解决了安全管理中的“人、机、物、环境”的各类问题,消灭安全隐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地问题程序化,把程序的问题闭环化,特别是5E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对每台设备整个运行周期的全面掌握,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利用率、安全与能效管理,保障了岗位安全生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从而实现了岗位盈利与持续发展。

据了解,黄陵矿业机电公司自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0%,尤其是该公司大修配件费用同比下降8%。通过精细化管理将指标完成责任具体到职工,使公司全员参与生产经营指标考核,并将考核指标与每月的预算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指标,让全员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展工作,各项消耗指标不断优化,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曹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