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29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铁路人的爱情 影像 陕北,我眷恋的地方 迷上夜读 冬日说雪 生存 成长是美丽的痛 踅面情节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副刊
08

踅面情节

·张彦平·

这是享誉秦地的一道美食,它透着秦人简洁、干练的生活本性。特别在渭北,它堪与羊肉泡、肉夹馍等传统小吃齐名,而在经济实惠和方便上面它更占上风。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刚分配到王村煤矿井下队的那阵子,对这种产于当地的美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一碗踅面仅1元钱)。那时矿上仅有一条小街,街道两旁是砖砌的平房,零星分布着几家店铺,或卖吃食或卖百货,其中有一家不起眼的踅面店吸引着众多的矿工。

这是两扇不大的绿漆门脸,门脸上是两块玻璃的窗户,用红油漆在玻璃上写着硕大的两个字“踅面”。每到冬季,温暖的阳光从这扇窗透进去,落在一位坐在小凳的农妇身上,农妇胖胖的身材,棉衣上套着一件长长的蓝布围裙,一条绿色的围巾衬托着她红润的面庞,一双大眼睛流露出慈祥的光泽。她旁边是一口铁锅,在的炉火作用下,锅内沸汤滚滚,冒着白汽,让小屋暖意融融。在她的前面是一个用红格子地板革帖面的细长条案,条案下面是一溜七、八小方凳,小方凳上络绎不绝更替着前来吃踅面的客人,一拨又一拨……。农妇熟练地从近旁的木箱中抓起一把踅面投入翻滚的汤中,不消2分钟,用筷子抄进碗里,用小铁勺加入少许调料面、少许红油凝脂(固化的大油)、少许韭菜丁或葱末,浇上一小勺红红的辣椒油、一小勺鲜醋——一碗红辣、鲜香、爽嫩的踅面出锅了。挑一筷子踅面嚼在嘴里,荞麦所特有的软糯鲜香和关中人喜欢的辛辣酸爽的滋味充分融合,让人口齿留香,韵味无穷。

听本地人说,这一美食起源于秦末,主要由合阳坊镇的一带的农人创制,可以说是最早的快餐,善于用兵的汉将韩信很推崇这一食物,他利用秦地当时的主要的农作物——荞麦制作成便于储存、携带和烹制的食品——踅面,并利用这种食物烹制时烟雾小、军队食用快捷的特点迷惑了盘踞在黄河东岸的魏王豹(大的部队埋锅造饭烟雾较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黄河消灭了魏王豹,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那些美好的传说故事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留下的文化和传承,从这鲜香可口的踅面中,我们或许能嚼出一丝历史的味道。(澄合局电力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