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北矿业:“治亏创效”铿锵行
2016年,为应对煤市寒冬,陕北矿业公司干部职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定下“调结构、强管理、保安全”方略,全力助推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破冰前行。
调结构,布下转型先手棋
生产产品单一,受市场影响大,是公司一直以来面临的发展难题。为解决这一困难,2016年,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下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
结构优化非一日之功。早在前些年,公司就开始布局,先后收购了乾元能化公司电厂,筹建了韩家湾煤炭公司洗煤厂。2015年,乾元电厂发电量完成4.21亿度,实现利润总额1796.64万元。韩家湾洗煤厂投运以来,共洗出块精煤32.90万吨,平均发热量达到了5800大卡/千克以上,增加营业收入882.33万元。
2016年,公司重点加快韩家湾煤炭公司洗煤厂改造,实现洗精煤产量达到原煤产量的40%以上。安山煤矿也抓紧开展调研工作,进行洗煤厂建设。通过建设洗煤厂,生产小粒煤和块煤,增加公司煤炭产品品种,实现创收增盈。与此同时,乾元能化公司力争盘活煤化工一期60万吨兰炭生产系统资产,用两矿精洗小粒煤生产兰炭和焦化产品。
届时,公司内部将形成一个小的循环经济,产品结构将更加优化,延长了煤炭产品产业链,提高了原煤附加值,公司整体的发展质量将得到提升。
强管理,打通降本中梗阻
“治亏创效”,落脚点还在管理。公司以生产系统、人力资源、原煤营销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节支降耗,严控成本支出。
在生产系统管理中,公司推行“有减有提”,即减系统、减工作面、减人员,提设备运行效率、采煤生产效率和掘进单进水平。通过优化和简化生产系统,优化巷道设计,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严格控制材料消耗,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发挥生产技术作用,进一步提高采煤劳动生产效率;大力推广给快速掘进,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大幅度提高单进水平。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公司按照“一线高效、二线满足、三线精干”原则,调整人员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合理人岗配置,核减岗位定员,提升人工效率。综采队人员控制在80人以内,井下辅助区队压缩10%用工;通过在地面岗位实行“无人值守”、“包岗”、取消专车、减少公务车辆等措施,压缩地面用工10%;理顺各级机关管理层级,探索“业务主管制”和“一长负责制”,压缩各级机关用工10%;推行办公区域卫生由部门自主管理,核减后勤物业外委用工30%—50%;核减10%以上劳务派遣用工。
在营销管理上,公司主要抓好拓宽销售市场、提高煤炭质量和销售环境治理等三项工作。优化销售布局,制定中长期销售战略,鼓励全员参与煤炭销售工作,增加客户数量和省外煤炭销量,扩大销售半径,化解区域销售的瓶颈制约;深化煤质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全员质量管控能力,严格执行煤质“红线”政策和煤质折扣产量措施,重点从生产设计源头抓好管控,优化采掘工艺,以稳定的煤炭品质,赢市场增效益;加强销售环境治理,提高销售服务质量,强化与政府和村民的沟通协调力度,减少摩擦与冲突,确保销售顺畅。
保安全,筑牢发展“压舱石”
“安全工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越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越应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公司党政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
2015年,公司安全生产累计实现2411天,是集团公司六个“安全生产年单位”之一。两个主要生产矿井分别被评为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16年,在安全管理中,公司着力抓好“四线”,即不碰安全“红线”,守住安全“底线”,重视安全“一线”,筑牢安全“防线”。
不碰安全“红线”。公司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安全预防、管控和考核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考核兑现,严肃处理各类违章、违纪行为,让安全管理制度成为干部职工不能触碰的“红线”。
守住安全“底线”。公司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坚持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规范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加强现场过程控制管理,不断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牢牢守住“五零”安全目标底线。
重视安全“一线”。公司把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区队班组一线,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在岗位,加强对现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现场人的行为安全、机械设备运行安全和生产作业环境的安全。
筑牢安全“防线”。公司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优势,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开展职工家属安全协防,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
“调结构、强管理、保安全”,陕北矿业公司“治亏创效”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干部职工砥砺奋进下,企业转型升级,化蛹成蝶的愿望必然可期。 (安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