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2月16日
煤业化工专刊-安全
07

5000天,蒲白西固煤业安全生产重于一切

1月27日,蒲白矿业公司西固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伟有点动情,他说:“5000天,13年8个多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对于我们西固矿人来说,那是一段多么漫长艰辛的道路。公司历任班子和全体员工每一天都不敢有丝毫懈怠,都为矿井安全生产倾注着心血和智慧。”这一天,正是西固煤业公司连续安全生产第5000天。

西固煤业自是蒲白矿业公司整合县办的利群煤矿而成立的,2003年10月31日挂牌。当时的现状除了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大,顶板破碎等“先天不足”外,还有安全欠账多、装备水平差、职工技能普遍偏低等“硬伤”,矿井产能从最初不足15万吨。蒲白矿业采取边生产,边投入,边技改的路子,以质量标准化矿井的要求进行逐步改造,如今产能经过核准提升到60万吨,并且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始终保持着安全生产的常态。

现任生产科长马文正是个60后,他作为骨干力量被从马村煤矿抽调充实到当时新成立的西固煤业。至今他还记得“我就带领着18个人的皮带班,在没有绞车的情况下,硬是肩扛手抬,将几百公斤重的设备大件抬到工作面。”他说,“那时候,生产和技改的任务多重啊,可不管哪个领导来,喊得最多就是安全,安全,说要把安全当作水和空气一样,就是活着的必须。”当时马文正还觉得太夸张,而现在的马科长言必称安全,更不允许任何安全上的含糊。

安全理念融入血液

其实,西固煤业最早的安全理念很简单,就是“安全第一”,后来经过不断巩固深化,变成如今矿上干部职工都自觉养成的,把安全生产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的高度。

才调走不久的原采煤队长惠攀峰是个70后,从招协议工到矿上,又成长为采煤队长,见证了矿上的安全发展。他说对安全文化走廊中一个“木桶理论”的牌子印象最深: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一块木板。当时还不理解,为啥矿上说,人就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最核心。现在他已经深刻理解了自嘲为“散兵游勇”的职工队伍,其能力素质和行动意愿就是安全生产的最根本保障。

“如果说安全生产1000天是偶然,2000天靠侥幸,那十余年保持安全生产靠的是我们每个人。”新工进矿要过“行业认知”关,通过《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典型事故案例、事故预防治理及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培训,以及瓦斯爆炸试验演示、灾变风流逆转演示、提升与保护演示、伤员急救等10项模拟演示,使入矿新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从事行业的危险性;在经过安全教育、入井安全知识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班前教育等几个轮回,每个员工都从自身岗位特点查找安全薄弱环节。上岗后,每个班安全确认、安全闭环、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例、一月一次考试的不断重复、循环强调,员工从被迫到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形成良好习惯。公司还不间断通过创作寓教于乐的快板小品相声等安全文艺作品,进区队、走车间、进班前,熏陶教化职工。各种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论坛、工伤及“三违”人员现身说教、“致爸爸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安全向前走”等主题活动,始终把职工置于安全教育的海洋中。“不安全不生产”,“我不违章,我身边无违章”的口号不断重复灌输渗透到职工的血液里,变成惯性自觉。

安全管理标本兼治

原来的小煤窑如今安全质量标准化已经达到煤炭行业一级标准,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80后掘进队长汤涛就是标准化建设的亲历者和践行者,用他的话就是“治粗树标”。在西固煤业标准化管理体制从下到上层层负责,从静态达标逐步向现场动态达标;全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煤矿普遍推行的基层队伍、基础管理、基本技能的“三基”建设,在西固煤业真正夯实了。他们在区队和班组长期实行“公正的班组长选拔、公平的班组激励、公开的工资分配”。班组长选拔“员工票选→队干把关→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程序,员工实行“五星级考核”,区队每月“工资分配专题会”,公开考核和工资分配,队长、书记、办事员、职工代表联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从未发生争议。安全管理基础这一块儿,西固矿有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卫生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年度重点工作四个方面22项具体内容;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公司也有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瓦斯治理、安全文化建设、应急管理等100余项具体细则;而现场安全生产的“三员连锁”、四位一体负责制,形成了由下而上层层负责的安全保障机制。

西固矿现在有一个进过专业认证的四级技能培训站,职工技能提升一般实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各班组都有“师带徒”、“一帮一”机制,每一名职工在操作中提升掌握的技能,可以在各区队每月的技能竞赛,季度考核的平台上检验成果,接着在每年一次的全员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达到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惠攀峰就是从一个好学的农协工这样一步步成为班组长、采煤队长,还获过第三批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马文正一直参与并牵头安全监管工作,他说真正做到“三个到位”是公司十几年坚持下来的结果。事故预防到位、安全监管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环环相扣,互为保障。

在各种细化的管理制度中,最突出的应该是以提升全员执力为目的的“六项”制度,也就是不折不扣抓落实。虽不新颖还略显残酷却很实在。一是责任连带,对违章者、事故责任者及公司领导、科室、区队、班组等相关人员追究连带责任。二是公开公正处罚,严格按《三违界定标准》等处罚依据明确,严禁私自降低或提高处罚标准。三是安全否决,对“三违”及事故责任人员处罚情况公开公示,经济处罚+曝光并计入“黑名单”,团队或个人评先选优一票否决。四是每月评选“安全之星”重奖优先评优。五是对安全隐患整改实行追踪问责制。六是越级告状,任何监管人员对于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告知当事人处理无效时,可越级直接报告公司领导。

如今,回过头来提炼西固矿安全生产的经验做法,可以概括为“11336”,基本符合本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也即坚定“一种”理念、坚持“一条”主线、注重“三基”建设、凸出“三个”到位、落实“六项”制度。十余年来安全为天的理念没有动摇过,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没有手软过。面对煤炭市场“寒冬”,安全生产更显重要。对他们来说,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张莉 薛唐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