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2月19日
综合新闻
02

新春走基层

乡村服务队

让留守妇女走出“小家庭”

婚礼仪式间隙,服务员们观看婚礼庆典

服务员和大厨一起准备酒席

服务队员上菜

农历正月初六,宝鸡凤翔县干河村陈先生家院里人声鼎沸,道喜的道喜,敬酒的敬酒,好不热闹。这天是陈先生儿子结婚的大喜日子。从中午到晚上,他家院子里一共摆了40多桌酒席,加上头天的十几桌,总共将近60桌酒席。接待宾客人数如此之多,陈先生一家人并没有忙前跑后地费事张罗,他们把这次婚礼喜宴全权交给了附近村庄的“红白喜事服务队”。

“从喜棚搭建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口杯碗筷连调料都是人家带来的。厨师提前按咱提出的标准,拿出采购清单,本家就负责采购,特别方便。再有就是实惠,同样档次的宴席每桌能比上饭店省下两三百元,核算下来不是个小数。家里家外的客人多,农村没有能够接待这么多人的饭店。用‘服务队’方便。”陈先生说。

据了解,“红白喜事服务队”近两年来在农村深受农民百姓的欢迎。每年“五一”、“十一”前后的婚礼旺季,这些服务队往往“应接不暇”。

“农家四月又春忙,男远打工女自强。”凤翔县三岔村的小兰就是“留守妇女”中的一员。丈夫外出务工,家里留下妻儿老小和庄稼地。自从“红白喜事服务队”成立以来,一有时间小兰就跟着服务队帮忙。“平时一天50块钱,过年这两天大家都忙,人手也不容易凑,正月每天就按60算。”小兰说。“丈夫平时不在家,农闲的时候在家也没事,跟着服务队出来也热闹,多少还能挣点。”

服务队省去了主人的许多劳作和麻烦,而且收费不贵,也使农村一些有服务特长的妇女有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如今,三岔村的“红白喜事服务队”,使留守妇女、家庭主妇们从“小家庭”走向“大社会”,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本报记者 鲜康 摄影报道

酒席过后,服务员忙碌着洗刷碗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