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春节坚守岗位的员工点赞
春节,他们奋战在卸煤一线
“爸爸,爸爸”,这是刘师傅1岁多的女儿刚学说话发来的微信语音,这时的他正在渭化公司原料车间的卸煤间现场进行人工卸冻煤作业。虽然这里距离华县的家不远,但是他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
由于近来渭南的气温骤降,一时间寒气肆虐、冰雪叠加,导致公司火车来煤普遍冻结,冻煤情况异常严峻,严重影响了生产原料的正常卸车。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包括刘师傅在内的近百名卸煤工人春节期间始终坚守岗位。
天寒地冻,火车内冻结的煤炭像铁板一样,但在卸煤间现场,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参战职工们手拿大锤、洋镐、撬棍、铁锨等工具,采取外击内撬、上敲下铲、配合卸车机轮番作业的办法进行突击抢卸。“其实卸冻煤作业最困难的不是卸煤,而是寒冷有风的天气作业时很冷。”刘师傅说,“前阵子降温时,半夜用洋镐卸完一个班的煤,带着手套的手都冻僵了,衣服也被出的汗全凉透冻硬了,但是就是咬着牙也要坚持。”
春节期间,渭化公司为坚守岗位的员工们准备了年夜饭,并组织送去了节日慰问品。刘师傅这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家,都是在岗位上过年。今年春节家人也来到了渭南与他团聚。“虽然春节我们需要加班加点,每天工作大约十小时,尽管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团圆。”老刘说。“盼望着春节时候能有一点时间陪女儿做做游戏,教她画画。”
就在这场与冻煤零距离的战斗中,渭化公司的卸煤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卸冻煤列车,据统计,仅大年初一当日就抢卸火车皮148节,约合原料煤一万吨,为公司生产装置的高负荷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确保了节日期间生产装置“口粮”的接卸、输送重任顺利完成。 (冯凯)
只为点亮万家灯火
节日期间,黄陵矿业发电公司生产现场依然是一派火热的景象。作为发电企业,越是节日期间,发电任务越是繁重。为保障节日期间电力供应,点亮万家灯火,干部职工的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47岁的胡寻健是该公司发电车间主任。记不清这是老胡第几次在公司过年,从2004年调入公司工作,老胡就没在家和亲人过过一个团圆年。用老胡自己的话说,“我要像发电机一样,生命不息,转动不止”。
过年不回家,依然坚守一线,对此,工人王苏海说:“电力工人不知道什么叫节假日。发电就是命令,一开始就不停,没考虑过休息的问题。”
今年28岁的王永亮老家在甘肃天水,来黄陵矿区有5年了,一直都在这里上班。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已经连续几年没能回家过年。今年不同的是,他的父母、哥哥和小外甥也来到了黄陵矿区,一家人在他乡团圆。“看到孩子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工作,我们老人就放心了。”初次来到矿区,王永亮的父亲显然对他的工作环境很满意。“在哪过年都一样,年轻人要把心定下来,安心工作,干出一些成绩,比啥都强。”
员工刘彦军老家在陕北榆林,他也已有5个春节没回过老家了,每年都和其他工人们一起过年。“我们这些外地人在这里生活得很不错,公司分了家属房,还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这里越来越像家了!我打算带着妻子和女儿到延安及周边地区的景点走走,体味一下革命老区的新变化。”小刘的话里,满是自豪和骄傲。“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我们电力工人的心里就充满了满足,说到底,心在哪,年就在哪过。” (杨伟)
坚守岗位,让职工家属过好节
春节期间,澄合矿务局阳光社区的干部职工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舍小家顾大家,为辖区的治安、环境卫生和供暖管路的正常运行,立足本职、坚守工作岗位,为社区居民过一个祥和的春节默默奉献。
2月7日19时,当耳边响起鞭炮声,家家户户的年夜饭也摆在了桌子上,阳光社区的安保人员却没有一个人回家过年。今年的除夕夜,他们全部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多年了,头一回都不知道春晚演了什么,谁主持的。”社区安保人员李伟坚持在岗位上度过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巡查,从晚上21时开始,别人一家人在家里热热闹闹的看春晚,我们穿着大棉衣开始在辖区内进行巡逻,一位同事还说,突然觉得这也是20多年来最有意义的除夕夜。”李伟说。
新年钟声响起,矿区鞭炮齐鸣,安全巡查人员在路上欣赏着漫天的烟花,在一起的同事相互道了声“新年快乐”。
今年春节期间,虽然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产生的垃圾与平时相比还是有所增加。
“早晨5点起床,5点半准时上岗工作,先清理社区主干道路上的,然后再清扫路面和草坪里的炮皮,这个就比较费劲了,很多时候是前面刚扫过,后面又是满地炮皮,只好回过头再去继续扫,一个区域可能要扫五六遍。”张海燕一边将炮皮铲进簸箕里一边对笔者说。
当笔者问到张海燕有什么新年愿望的时候,张海燕说:“新年愿望就是希望家里的老人身体健康、孩子学业有成。最希望的是大家可以自觉保护环境,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社区环境越来越好。” (周围)
晒一晒,钢城节日里的他们
聚会、旅游、刷微博、晒朋友圈……春节,当很多人沉浸在节日里的惬意中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行走在钢城的角角落落,精心操作设备、忙碌备战检修、咬紧牙根抡大锤……轰鸣的机器声是他们的新年祝福,滚滚的铁水、飞舞的钢花是他们新年的礼物,此刻笔者就晒一晒节日里的他们。
正月初一当笔者见到相里军红时,他的眼里布满血丝,问清原因才知道,2月5日他现场巡查时发现台车滚轮有点跑偏,为逐步调节恢复,他研究制定方案,带领技术员、设备主管接连奋战两日,通过调节两侧风箱温度、均衡机尾摆架配重两者结合的方法将台车滚轮恢复原状,连续两日的劳累,大家都以为他会借机休息,可大年初一早早的开完例会,他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这会正在专心检查跑偏角度是否完全恢复,随后用笔快速记下结果再次验证。检查完毕,按照巡视路线,立刻奔赴下一个区域,巡视外围现场、检查块矿配比的执行、检查烧结矿外在质量、目测混料机混匀后的水分粒级、观察机尾断面、检查布料是否均匀……
初四,炉台上的火热场景并没有因为淅沥小雨而减少一分,反而平添了几分恬静,出铁了,在火红炉火映衬下炉前小伙们微笑的脸庞煞是好看,只见他们一人指挥,一人操作、两人准备工器具、两人看铁水罐……近十个炉前工有条不紊地精心操作,在炙烤的炉台上,他们没有因为大过年少穿一件劳护用品,也没有放低一点安全警惕。此时,风口平台上,炉长冯伟与看水班长师东龙正在透过风口镜观察炉内、设备、喷吹系统运行情况。随后便是主控室的炉况“心电图”分析,当发现放铁时间偏短时,他立即深入现场与炉前班长徐涛涛认真交底分析,最终要求将铁钎高温加热碾至宽1.5cm,进而缩小出铁口直径,争取按时出净炉内渣铁,降低炉前工劳动强度。当笔者问及冯伟为啥不休假时,他笑着说:“高炉冶炼需要强硬的技术功底,作为炉长的我们,应该为大家做好表率,应该多干点,为职工开个好头!” (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