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西安养老服务状况调研:有些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省民政厅通过官网发布了《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立了老年活动室,近一半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立老年餐桌。在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覆盖面小、硬件设施条件差、老年人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

西安在四区县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仅在莲湖、碑林、周至、新城四个区县实施,其他区县还没有开展。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分为四种类型:政府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的家政服务公司、政府给予一定支持的社区失能老人托老机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社会服务公司、承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管理与服务的社会组织。

一些老年饭桌吃饭人少 面临停业困境

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据了解,190家老年餐桌中,有83家老年餐桌在正常运营,不能正常运营的有107家。而在正常运营的老年餐桌中,平时去老年餐桌吃饭的人数在10人以下的占了一半以上。吃饭人数在20至50人的仅有10.4%。只有少数的老年餐桌运营情况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多数老年餐桌运营艰难,吃饭人数少,有的只有2—3个人,运营成本高、效益低,面临停业的困境。

建立的139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日间照料室中,多数变成了老年人休息室。一位社区干部说:“日间照料室自开办以来,按要求配上床、被褥等设施,但是没有老人住过,被褥上落满了灰尘,只是个摆设”。日间照料室针对半失能、失能老人的照料服务功能基本没有发挥出来。

西安仍有40%左右的社区还没有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缺口较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缺少电脑、电视、活动器械、康复器械等服务设施。在被调查的这些社区中,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每天老年人活动室的活动项目主要是下棋、打麻将,活动内容较为单一。

服务中心要过几条马路不方便

西安市的大多数社区,尤其是综合型社区和板块型社区,由多个居民小区组成,辖区面积较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在其中的某个居民小区中,与其他居民小区都有一定的距离,多数老人去养老服务中心(站)就餐、活动、获得日间照料等多有不便,要走一段路、过几条街。大多数服务中心(站)都没有开展上门服务业务(送餐上门、医疗护理上门、心理关爱上门等)。因此,服务的可及性差,辐射范围小,无上门业务,利用率低也是面临的问题之一。

有些机构只有牌子没有服务

西安市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缺乏整体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外,财政投入占养老事业公共财政投入比重较低,投入不足。凡是获得区县政府大力扶持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运营状况相对要好一些,得不到重视支持的,只有牌子,没有开展服务活动,形同虚设。

如果要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除了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性质与定位外,还要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组织机制,加大财政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把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总体建设规划中,在新城区、新建小区强制性规定预留老年服务场所。同时,要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同时,拓展特殊困难老人补缺型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覆盖面。在13个区县全面实施特殊困难老人的补缺型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购买社会组织上门服务的方式,或在有条件的街办建立集中托管中心集中托管方式,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包括家政服务、医疗康复、心理干预等多类别服务,保障特殊困难老人有一个体面的晚年生活。 (王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