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相信失败》:陈文茜倾心对话10位梦想家
我相信,失败。
我害怕,成功。
这两句话乍听起来皆有点荒谬。但在人生路上,“成功”永远只是人生长路中的一段。无论你的身份是企业家、政治人物、国际舞者、大作家,或是万人迷的演员、创作歌手;失败,会教导你一些事;成功,反而会误导你做错许多事。所有舞台的灯光在结束时都会熄灭,所有“努力”“侥幸”“机遇”得来的“成功”,未尝不是如此。
林怀民从世家父亲不能认同的“男舞者”角色开始,挣扎他的舞蹈梦想,创立“云门舞集”,解散了,又再站起来,至今虽名满天下,但他还是一个背包,搭着捷运,一身简便黑服,偶尔围了一条长辈赠送的舒适围巾,缠绕保护他的脖子,那是他生命硬颈的象征。他鞠躬,但不会在艺术创作上打折扣,在追求创作的完美路上,他永不低头,永不轻率。云门至今四十年了……每一支舞,重编、突破,细节到每一名舞者手与脚抬高的角度……都没得妥协。
许芳宜刚获得马莎·葛兰姆舞团录取时,还不会英文,也不知如何打国际电话向父母报喜讯。在纽约街道她无意识地走过来,又走过去,最终站在林肯中心旁,喜极而泣。舞者以熟悉的脚趾不停地行走,交互来回,告诉自己,那么遥远的梦想,那么大而冒险的冲动,一切竟已成真。然而她的哭泣,没有终点。黄皮肤及东方人的身体,使许芳宜最终在舞团中登上了“首席”,登上了《纽约时报》艺术版头版,但仍无法站上主要舞台。她曾大哭,不服气地问自己“为什么”,最终擦干眼泪,决定离开“庇荫”她的国际大舞团,再度冒险地与世界一流编舞家合作,单独闯荡国际舞台……那个代价是:她往往一个月跳三支不同的编舞,往返飞行几十个城市,舞台上精准完美演出后,在深夜浸泡乌青受伤的脚趾,然后第二天天未亮,提着行李,又一个人孤单地奔向机场,走向下一个舞台。
严长寿总是笑的,他中学学历,靠自读英文、主动加班、贴心为主管送电报……勤勉细心努力等硬功夫……让他爬上人生“高峰”。罹患癌症之前,他早已投入公益工作;罹癌之后,他可没有怨天尤人,恐惧死亡,反而是更珍惜仅余的生命。严长寿把什么皆搁下,在台东山区“租房”,一点一滴从事“公益平台”。看到时局纷乱,他说真话,不附和庸俗之见,然后告诉天下父母、提醒青年:“愤怒”改变不了人生的困境,“爱孩子”不是提供随时空降的“保护伞”。“改变”,从此刻“开始”。
访问刘若英、阿信那一回,我刚从美国开刀回来,听众大爆炸,我身体虚弱。中天电视台换了一个场地,音响未曾现场测试。于是那成了一场“口语交谈”。阿信听不见我的问话,我也听不清阿信说什么。只有奶茶刘若英静静地坐在我们中间,她的谈话、她的声音在那一场如此清晰。年轻时她梦想的一切,都得到了,她仍然在阅读,永远提醒自己,出道时某位导演残酷的忠告:“你,不够美丽,所以要更努力。”
而在这本《我相信失败》里,我把蔡康永放在第一篇,潘石屹放在结尾,他们的人生皆曾亲历或目睹何为“大起大落”。请读者慢慢细读体会他们因此参悟的特殊智慧。因为无论他们在哪里出名、多么红遍大半北半球,拥有多少追逐粉丝,有一根线始终拉着他们——故乡。他们希望自己的某些感悟可以回馈给故乡的青年,或者每一个他们曾遇见的生命。
这些话语,都是他们掏出生命回忆、感悟之下献给青年的人生短句。
或许此刻“青春”的你正接收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贫穷、焦虑、怨仇和哀伤,但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赞颂。生命的过程本来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甚至珍惜那激越绚烂的快感。
青春是一棵树,只有爱与希望才能成为它的根,扎扎实实地扎根入土里,智慧与愉悦的枝叶,才能使你的未来人生招展,无论是面对风雨还是身处蓝色天空之下。
愿你永远青春。 □陈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