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29日
工运纵横
03

镇安县总工会技能扶贫进村庄

3月18日上午,在陕西镇安县达仁镇双河村的一处四五十平米的土房里,挤满了双河村及其附近几个村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简陋的主席台上,来自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的余伟安律师正为农民工讲解外出务工的法律常识。台下的农民工有的伸长了脖子倾听,有的还拿出笔和本子记录着。

像这样的培训,当天只是第一场,一直要持续到5月18日。培训内容涉及良种核桃种植与管理、茶园改造、林下养鸡、蜜蜂养殖、桑园管理等。来自双河村六组的农民工齐文化告诉记者,他以前也出去打过工,可总觉得不甘心。自己家里还种植了20多亩核桃、4亩魔芋和十几亩的茶树,出去打工了就荒废了,也没人管。他这次来主要想学习一下核桃种植、嫁接等技术,把自己的收入好好提高一下。今年42岁的吴益山曾经在矿山打工七八年时间,但是还没落下多少存款。“一年在外挣个两三万,全部花在吃住上了。”吴益山感叹道。这次回来,吴益山准备大干一场,他已经栽种了20亩的核桃树。通过参加当天的核桃种植培训,吴益山已经设想好了自己的未来。

镇安县总工会驻村扶贫干部李峰告诉记者,他从2014年到双河村,在总结去年度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村情民情实际和自然优势,经过调研和商讨,因地制宜地确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思路:以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为主,以支持地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壮大茶叶、核桃、蚕桑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引导发展白山羊、魔芋、蜜蜂、林下养鸡等短平快产业项目,建立双河村蜜蜂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培育示范户引领全村贫困户脱贫;以羊子沟通组公路、产业路、移动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重解决三个工程,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实施“产业、搬迁、生态补偿、教育、保障兜底”五大精准扶贫路径,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双河村五组组长沈道胜告诉记者,他们村民小组有200多人,人均收入大概在3000元。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穷日子,男青年找不下对象,女青年都外嫁了。“不脱贫致富,谁还来咱这穷山沟哩?!”其实沈道胜的心思也是整个双河村人的心声和镇安县包村扶贫干部的心声。

如今,在镇安县总工会的帮扶下,全县已经发展养蜂示范户10户355箱,共给予42160元的资助配合养蜂产业种植油葵30亩、油菜400亩;发展密植示范茶园200亩,栽植茶苗100万株;点种茶籽2.1斤300亩;种植魔芋290亩;落实良桑15万株,发展养蚕示范户20户,建小蚕共育室1个;良种核桃建园1806亩,其中春季二组高家坡建园500亩,秋季双羊建园1306亩,新栽良种核桃2.3万株;白山羊养殖16户508只。开展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5场次;成立合作社5个。补助精准扶贫包扶户3.4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据了解,他们还将通过打造茶园体验文化与老君庙旅游结合起来,共同组合,打造双河村增收新亮点。不久的将来,一处新的旅游热土将会在这里诞生。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