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工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商洛市总工会创建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侧记
(上接一版)
凝聚力量
职工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服务职工要让职工真情感受到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商洛市总工会紧紧抓住劳模这块金字招牌,掀起学习劳模热潮。
2013年以来,先后推荐评选了2名全国劳模、16名省劳模、79名市劳模。编辑出版《商洛工作(劳模专刊)》4000册,《商洛劳模风采》画册1000册。组织“中国梦·劳动美”劳模事迹巡回报告,1.66万名职工参加了报告会。制定出台了《商洛市市级劳模荣誉津贴和春节慰问制度》。组织劳模疗休养、参观交流、慰问1334人次,发放慰问金125.18万元。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创造热情。
职工始终是经济建设的主角。结合重大项目,市总工会联合发改委先后在铁路建设、棣花平凹文化产业园、商丹工业园区等集中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助经济发展一臂之力。在金融、卫生、教育等行业举办了职业技能大赛,5.18万人(次)参赛。3年来,累计投入劳动竞赛活动资金820余万元,直接受益职工2.3万人。以推动企业发展、职工强素质为目标,开展全员参与的技能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素质。开展小改革、技术攻关1272项,职工岗位练兵达3.08万人次。在省职工科技节上市总工会连续2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职工参赛作品获3金、7银、10铜的好成绩。
民主法制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提请市政府召开了贯彻《陕西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办下发了学习《条例》通知,政府督查室专项督办。与司法局联合建立了困难职工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免费为困难职工、农民工代写诉状,代打官司。省人大在商洛视察《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建立了《商洛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参与制定了《商洛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暂行办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宣传教育,开展监督检查31次,治理整改事故隐患231处。协助清欠农民工工资6771.9万元。
突出维护职能
密切党群关系走在前列
践行“三严三实”作风得到全面改进。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了转变作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赛成绩、赛效率、赛服务。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帮扶规章制度,优质服务逐步规范。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商洛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帮扶工作实现了新突破。3年来,共筹资1150万元,为3.34万名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65场次,送岗位2.2万个,达成用工协议5722人。筹资620万元,走访678家企业,为4.12名高温一线职工送清凉。金秋助学筹资650万元,帮助2622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帮扶最低标准提高到1500元,较过去增长了51.6%。基本实现困难职工全方位帮扶全覆盖。
职工互助保障成为职工医疗的第三道防线。市政府专题召开了全市职工互助保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领导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意见》,对职工互助保障经费做了明确列支渠道。市、县(区)总工会对参保职工每人给予10-20元保费补助,并对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纳入送温暖、生活救助、大病救助范围,给予500-3000元的救助。在各级援助中心设置服务窗口,限时做到一个月理赔到位。职工互助保障保费从2013年的22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970多万元,居全省第一。参保职工由3.1万人增加到11.2万人。累计为2万多名患病职工赔付1200多万元。有的患病职工收到工会上门送来的慰问金时动情地说:“工会送来的不是金钱,而是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源头参与维护职工权益上取得了新成效。着力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出台了《商洛市职代会操作规范》和《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全市2201家企业中建立厂务公开职代会的企业2124家,建制率达96.5%,有2117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建制率达96.2%。有4家单位荣获国、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9家单位荣获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创新无止境
服务职工手段和载体日益多元化
工会开立银行账户难题得到破解。针对基层工会开立银行账户十分艰难的突出问题,争取市委、市纪委领导重视、批示,和财政局联合转发了《陕西省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编印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和职工福利重要文件法律法规汇编》远远满足不了基层的需求,加印3次。商洛市委还把工会账户开立和经费规范管理使用的要求写进了《关于进一步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十条意见》。会商商洛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商洛市支行同意,下发了《工会开立银行账户的通知》,明确了开户流程和开户所需资料,做到规范流程、一次性告知、热情服务。近两年新开立工会账户达1860家。
“一卡通”模式为职工提供高效服务。经过3年的延展和摸索,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卡通”模式。联合工商银行,免费为建档的困难职工办理“一卡通”银行账户。委托工行开设专门的服务窗口,为持卡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一卡通”模式现已稳步推向各县(区)。并将最初的“一卡通”发放“送温暖”慰问金,扩大到各类救助金、互助保险赔付金等,便民、安全、快捷,受到了职工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一卡通”模式受到了全总经审办领导的高度肯定。
发挥优势打好精准扶贫主动仗。围绕市委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重大部署,市总工会经过广泛调研和综合分析,在服务精准扶贫和农民工之间找准结合点,大力开展以养蜂为主的下岗职工、农民工技能培训。先在山阳县试点,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3600余人,扶持建立养蜂创业示范基地6处,培养科学养蜂带头人50余人,带动312户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通过科学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养蜂培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养蜂作为精准扶贫的产业来抓,出台了意见,配套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市总工会牵线搭桥,将培训创业精准扶贫模式扩大到本市的商州、丹凤、镇安、柞水等县区的17个镇31个行政村。镇安、柞水、丹凤等县纷纷学习取经,把养蜂列入“十三五”规划精准扶贫重点项目。
正是有了商洛市总工会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发扬钉钉子精神,扑下身子抓落实,推动工会工作向前阔步前进,做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突出业绩,向职工交上了一份优质服务、人民满意的答卷! (余伟 杨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