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难度的跨越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5000天纪实
截至4月2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0天,在全省电力系统供电企业创造了新的安全生产长周期纪录。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也不是单纯量的积累,而是一次高难度的跨越,更是一段苦乐交织的岁月……
敢拼才有收获
2002年7月25日,因雷电烧毁变电站设备、劈断三处输电线路,导致了35千伏柠条塔变电站全停事故。这是纪录的零起点,也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广大职工心中的“伤痕”。
这次事故不仅使广大职工经过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戛然而止,也使刚刚接入电网的客户“投亲异乡”。但是,广大干部职工没有被沉痛的包袱压垮,而是痛定思痛,很快在教训中振作起来。
2002年8月,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一声声洪亮的誓言鼓舞着人心:安全不怜悯眼泪,走出低谷路在脚下,只有以严谨、细致、超前、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安全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由此,一系列的安全举措被推出,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施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机制;重新修订和出台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生产现场、基建工程管理制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十几项制度;建起了安全教育室,录制了《警钟长鸣》专题教育片,举办了“安全生产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奖征文和“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征集安全口号400多条,制作安全标语牌150多块;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反事故演习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
有耕耘必有收获。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2004年以来该公司收获了12项荣誉,2005年10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放不下的牵挂
2003年2月,该公司首次提出缺陷隐患动态管理的创新思路,突出以智管安全、用智抓安全、启智保安全,将缺陷和隐患造册登记,实行安全性评价,按照缺陷的紧急程度确定消缺治理计划。同时启动双电源点电网规划建设,杜绝变电站全停事故的再次发生。
风里来雨里去,逢山过坎,遇河趟水,风餐露宿,辗转入幽径,这是公司线路工的真实生活写照。电网安全是他们的根,更是他们时时刻刻放不下的牵挂。
2007年7月20日,三伏酷暑,110千伏绥魏线102号出现险情后,线路工人立即出动,冒着38摄氏度的高温露天作业,攀上500多米人迹罕见的大山,徒步巡视90余公里,反复登塔检查110余基次,不仅将山体滑坡地段固定,还将全线路的所有杆塔检查了一遍,终于查清了故障点。5天时间里,许多人晒脱了皮、晒出了病,可他们毫无怨言。
2008年1月,两场大雪覆盖了陕北大地,持续一周的浓雾笼罩了整个天空。11日、12日,神府线两次掉闸,巡线工顶着刺骨寒风,冲破层层浓雾,顽强攀上一座座山峁,对一基基铁塔认真检查。手套结冰了,手冻麻了,鞋子也成了“冰鞋”。铁塔上满是薄冰,他们用胳膊、腿紧紧夹住冰冷的角钢,一节节艰难向上爬,登塔检查26基次,艰辛跋涉20余公里,终于查出了2处故障点,13日他们更换了6串绝缘子,消除了线路缺陷。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