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07日
头版
01

郑远元和他的“修脚王国”

编者按

“修脚”是一种职业,在国家人社部最新颁布的职业分类大典中代号4-07-08-02。据史料记载,修脚、针灸、按摩被称为我国三大国术。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修脚职业被人们视为“位卑身贱”。

时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如何科学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经营项目?如何选择容易学习掌握的技能?成为当下人们关切和思考的问题。今日,本报推出“脚上的创业路”系列报道,希望给广大决策者、求职者、创业者以启示。

一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修脚工,凭着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从摆修脚地摊到开修脚店,再到创办专业修脚服务连锁企业,带动解决600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从创业之初怀揣5元钱,到去年企业经营收入达8亿多元,他的人生故事成为了“草根”创业的传奇。

创业之初的郑远元

紫阳县委领导与远元集团部分员工合影

3月中旬,春风又吹绿了汉江两岸。

在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最深处的山顶,依然积着皑皑白雪。山野似乎还沉睡在冬天,放眼望去一派萧瑟景象。

铁佛村党支部书记金汉意说:“这里海拔平均在850米以上,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1983年出生的郑远元,自小就生活在这个穷山沟。

因为家庭贫困,14岁的郑远元于1997年没有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到外地的酒店、电子厂、玩具厂等企业打工,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长久,最终依靠修脚技能成功走上创业之路,并逐渐成长为全国修脚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

2008年至今,他先后荣获“第五届紫阳县十大杰出青年”、“安康市首届十大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紫阳县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谐中国·2011影响力人物十大杰出诚信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怀揣5元钱走上创业路

2003年9月,郑远元20岁。他在经历多次外出打工失败之后,重新拾起从四川达县姨爹那里学来的修脚技能和治疗脚病的“祖传秘方”,在马路边摆起了修脚地摊。

那时,很多顾客看他面孔稚嫩而不信任他的技术,摆了一个多月地摊才挣了1000多元。但他没有气馁,利用空闲时间结合姨爹传授的中医理论知识,继续用心钻研修脚技能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治疗脚气、灰指甲、甲沟炎、鸡眼、肉刺等专业技能水平,期望得到顾客认可。

正在他为生意“惨淡”着急的时候,打工的表弟建议他到汉中一家洗脚中心去修脚。当他赶到这家店时,却被告知不需要人了。“既然不收我,那就继续在街头摆地摊吧。”郑远元说。

做出这个决定后,不料汉中连续下了三天雨,摊子摆不成,而兜里的钱只剩下5元。“要饿肚子了呀!”望着出租屋外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郑远元心急如焚。好在第四天天气放晴,他一大早便在汉运司大门口摆起了地摊,这一天他挣了一百多元。正当他欣喜之时,公司的管理人员告诫说:“这里不能摆摊。”第二天,他把地摊转移到了汉运司对面的虎桥路口。随后,在好心人的指点和帮助下,他按照要求办理了合法经营手续。

从摆摊开始,郑远元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生意逐步好转起来,每个月都有近万元的收入。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命运再次有了新的拐点。他至今清楚记得,那是2005年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他出摊接待的第一位顾客——市政府退休干部王叔叔。他在为王叔治好多年的脚病后,不仅得到了一面写有“脚病患者的福音”的锦旗,而且还得到了一句最重要的话:“你不能继续摆地摊,应该开个店。”

受王叔的启发和帮助,2005年11月6日,以他姓名命名的第一家专业修脚房——“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开业了。虽然只有30多平方米,但从此告别了地摊开始了创业征程。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