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监管乏力 宝鸡消毒餐具“毒“难消
本报4月28日报道的《一池脏水洗万只碗宝鸡消毒餐具厂脏乱触目惊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宝鸡市卫生监督所日前表示,经过调查发现本报报道的问题确实存在,并责令涉事企业迅速整改。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宝鸡餐具消毒企业多年来一直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漠等问题的存在,使宝鸡消毒餐具真的是“毒”难消。
卫生监管乏力滋生消毒企业乱象不断
记者走访宝鸡市内的6家餐具消毒企业,发现都存在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素质低、消毒过程不完善等问题。
“美食客餐具消毒中心”是宝鸡市规模较大的餐具消毒企业,在该中心,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着工作服,没有带口罩和手套。一位男子坐在盛装消毒餐具的框子上面,悠闲地抽着香烟。他坦诚的告诉记者,卫生监督所很少来检查,来之前也会打电话,他们就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平时几乎不穿工作服。记者在该中心没有见到消毒洗剂用品的购买来源和包装好的餐具检验合格的有关记录。
宝鸡市卫生监督所的检查记录显示,6家餐具消毒企业大多没有按照有关餐具消毒的规范要求进行。有几家企业工作人员没有健康证,都没有按照要求对餐具在配送前进行检验。负责宝鸡市餐具消毒工作的宝鸡市卫生监督所医疗市场监督科工作人员吕晓禾告诉记者,他们对餐具消毒企业每半年检查一次,平时不会去检查。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消毒餐具在出厂前由消毒企业进行自检,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合格的消毒餐具上面必须要印制“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生产厂名及地址电话”等5个标签。可是记者发现几乎没有一家餐具消毒企业严格的按照这个要求执行。
“美食客餐具消毒中心”的消毒餐具包装膜上面竟然印制着“宝鸡餐消联盟”字样,该中心配送出去的消毒餐具竟然使用有“康美洁餐具消毒中心”和“靓洁餐具消毒中心”的标签。记者多日调查,在宝鸡市区根本就没有“康美洁餐具消毒中心”和“靓洁餐具消毒中心”这两个单位。
缺乏行业自律消毒餐具质量难信任
许多市民认为,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是造成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记者采访宝鸡市民政局负责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得知宝鸡市民政局从来没有审批过“宝鸡餐消联盟”这个社团组织,“宝鸡餐消联盟”为非法的社会组织。
宝鸡绿洁餐具消毒中心冯姓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宝鸡市从事餐具消毒的几家企业聚在一起,起名并组建“宝鸡消毒餐具协会”筹备组,也收取过几家企业的费用,主要用于几家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但是协会一直没有被审批。
对于有人所说的某些资金由他支配,在逢年过节时用来疏通餐具消毒企业和卫生监督所的关系一事,他没有认可。
记者了解得知,宝鸡市目前并没有“宝鸡消毒餐具协会”这样一个组织,也没有一个餐具消毒行业的从业规范和自律要求。各个餐具消毒企业都是自行生产、自行包装、自行配送。在这样的情况下,消毒餐具的卫生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消毒要求,确实令人担忧。
广大市民呼吁加强监管保障餐饮安全
记者采访到市民普遍认为,目前进入市场的消毒餐具卫生和质量确实让人很不放心,但在就餐消费时餐饮企业不能提供自己的消毒餐具的情况下,只好使用配送的消毒餐具。
“明明知道这个餐具不能让人放心,但是没有办法还得有偿使用。”市民王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他认为卫生监督所每年两次的检查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也不能保证消毒企业达到真正的行业自律。他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切实加强消毒餐具的监管,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
宝鸡市饮食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宝刚认为,宝鸡市近年来提出了要做大做强餐饮业,为了保障市民饮食安全,各个餐具消毒企业要加强自律,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他们协会将督促会员单位,在使用消毒餐具时要严格检查,不能接收和使用不合格的消毒餐具。他也希望卫生、工商、食药监等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提高消毒餐具的质量。
本报记者 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