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是手艺人”
5月12日早上9点,在西安市于素梅足部保健部,修脚工曹宏娟像往常一样提早来到店里。
“小曹,你可来了,我就等你呢。”“李大爷,我这就给您烧水泡脚,马上好。”
曹宏娟边烧水边说:“正常班是早上9点半到晚上10点,可老年人习惯早来,我早到一会,老人就可以少等一会,双脚的病痛也能提早缓解。”
9点10分,曹宏娟端着一盆热水来到老人跟前。“李大爷,可以泡脚了。”她边说边将手伸到盆里给老人搓脚。“你们还要给客人洗脚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她笑笑说,“一般是不洗的,可老人平日里洗脚不方便,这算是我的额外服务。”
帮老人泡好脚后,修脚工作正式开始。摆在曹宏娟面前的双脚指甲又黄又厚,脚跟严重龟裂,还有厚厚的干钉。她麻利地拿起片刀,手起刀落,皮屑如雪花般掉落,老树皮似的脚后跟不一会儿就露出了原本的肉色。随后,她又用片刀把干钉周围的死皮清理干净,用条刀小心翼翼把干钉挖了出来,并贴上医用胶布。
“小曹,还是你手艺好,前几天脚磨得都走不了路,你半个小时就给我解决了大问题。”穿上鞋,在地上走了一圈后,李大爷高兴地说。
治甲沟炎、处理灰指甲、修脚垫……一上午,曹宏娟都在忙碌。
11点45分,送走了第6位顾客的曹宏娟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她向记者展示起了自己的宝贝。“盒子里的4把刀就是修脚常用刀具,有片刀、抢刀、轻刀、条刀,别小瞧它们,各有各的用处……”不善言谈的她谈起这些刀具时像变了一个人。
“2000年老乡介绍我到修脚部上班,那时根本不知道修脚是干啥。看着老师傅用几把小刀就治好了顾客的各种脚病,我一下就被这门手艺吸引住了。”曹宏娟说。
“基本功里简单的推手要练3个月,要求右手拇指和食指做捏刀状捏紧指尖……”记者按照曹宏娟的示范还没做够30次,手指头已经感觉酸了。她说,“中指推出茧子和水泡都是常事,等推手练好了才可以接触刀具,在竹筷上练习各种刀法。支捏抠卡拢攥挣推是持脚八法。修挖起片撕分刮捏是修脚八法。修脚要掌握的东西可不少,所以我常给别人说,我不仅是修脚工,更是个手艺人!”
12点15分,刚准备吃饭的曹宏娟被同事叫住。“这位顾客的甲沟炎挺严重,我一修她就动,你来试试。”
曹宏娟拿起条刀,准备把顾客嵌到肉里的指甲挑出来,可刀尖刚接触肿胀的脚趾时,危险发生了。疼痛的顾客突然推了她持刀的手,顺着惯性条刀差点划到她脸上。见此状况,顾客连声说对不起。
“没事,没事,你放松。这病就是因为您平时剪指甲不注意,剪得太深了……”经历了刚才惊险一幕,曹宏娟仍耐心安慰顾客。
12点40分,这位顾客还没修完脚,下一为顾客已经开始泡脚了。就这样,曹宏娟一直干到下午15点,还没吃上午饭。
对于“饿肚子”,曹宏娟毫无怨言:“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总不能让顾客等吧。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修脚,觉得又苦又脏又累又不赚钱,但我觉得这是门手艺,而且能减轻脚病患者的痛苦,既然干上这行,就要干好干精。如今社会上都在提倡工匠精神,我可不能落伍了。”本报记者 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