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16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白鹿原上陈家坡雨中缅怀陈忠实 我老在想他 陈老师,您带走了我的问题 清欢 山舞银蛇 在黄河边上 难舍槐花香 走近石头河 高山流云(国画)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陈老师,您带走了我的问题

□文金

死神总是猝不及防地降临——著名作家陈忠实去了!

记得大约1998年夏,《陕西交通报》打算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副刊总编周盼红约我一起去拜见陈忠实老师,请他为报纸扩版题字。我们两个小青年与陈老师素不相识,也未提前预约,就直接敲响了他位于省作协办公室的门。陈老师请我们进去,开门见山地问有啥事,我们就说想请他题字。他随口说,这有啥意思?我们站在他连沙发上都摆满书籍的大办公室,傻乎乎地说有用有用。陈老师回到桌前,找来一本稿纸,翻到背面,问我们写啥?我们说随便。他就用钢笔写下了两行舒展的字迹:“祝《陕西交通报》越办越好”,然后签上了名。我们得到墨宝,就喜滋滋地告辞了。很快,陈老师的题字就刊发在《陕西交通报》扩版后的首期。后来,虽对他倍加崇敬,却没有勇气再直接交流。

老版《白鹿原》我陆续买了不下6本,读过不下5遍,并做过详细的笔记,几乎读过《白鹿原》之前他创作的所有能找到的中短篇小说。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阅读和比对,我内心有一个疑问长期无法释怀:纵观陈忠实的小说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为什么品质卓越稳定远超其余?2005年9月7日,陈忠实先生在西安市委礼堂作“陕西当代文学”的讲座,在提问环节,我递上了类似疑问内容的纸条。陈先生看到了这个纸条,却只回答了其他比较好回答的问题,随后把所有的问题纸条装进了口袋。这么多年来,我每每从书架看到《白鹿原》这本注定超越了这个时代、代表着中国这个时代最高文学水准的巨著,都会想起这个不是一句两句能回答,甚至作者也无法提供标准答案的问题。陈忠实先生现在去了,带走了这个问题唯一可能正确的答案,也可以说他把这个问题又原样抛回给了我们。

他会把答案藏在哪里?藏在对柳青先生“60年一个单元”文学创作精神的坚定追随里,藏在对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信念的坚守里,藏在放弃城市浮华生活返回乡村寂寞写作的绝决里,藏在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里,藏在对脚下这片厚土无比的热爱里,藏在他用一生苦心营造的《白鹿原》的字里行间里……

白鹿无言绝尘去,灞水呜咽空自流。唯余依依灞柳青翠地拂着水面,模糊了倒映着白鹿原的天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