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18日
头版
01

“为职工成才搭建好平台”

——记西北工业集团“朱力工作室”

5月4日,在西北工业集团某精密加工分厂加工车间,陕西省技术状元、高级技师董国江正在数控铣床前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器。他将一个铝合金胚子固定在夹座上,然后轻按电脑按钮,只见机器舱门关闭,铣床在高速旋转的同时喷出一股股冷却润滑液,仿佛朵朵翻滚的“浪花”……

董国江很享受眼前这一切:“这些部件通身锃亮、圆润,简直就是艺术品。”

作为西北工业集团“朱力工作室”的技术骨干、朱力的徒弟,他如今也带了两名徒弟。目前,在工作室像董国江这样的省级技术状元有6名。

要想从徒弟变为师傅,没有三五年功夫、没能真刀实枪干出些成绩,那只能是天方夜谭。董国江同样经历了“蝶变”的阵痛。学校毕业时,他学的是电子专业,可到了车间,单位让他从事机械加工。那时看图纸如读天书,好在有师傅朱力帮忙,慢慢地,天书变成了秘籍。过去在手工车床一个小时加工一件产品,如今他可以加工七、八件。

该分厂专门开辟了一块50平方米的区域作为“朱力工作室”的办公地点。在工作室的橱窗里,摆满了团队近年来获得的各项荣誉和奖章,同时也陈列了不少职工的创意作品。其中有一个1:1大小的铝合金足球,如果你不注意,会认为是一个实心球。朱力的大徒弟、技能带头人孙军平拿起模型在底座上一拧,整个六边形球体便被卸了下来,只见模型里面还有一个圆形球体,每一个六边形都是用螺丝固定在球体上,它和外面的20个六边形、12个五边形共同组成了这个足球模型。

孙军平介绍说,这个球体曾在第三届陕西省职工科技节上出尽风头,它是工作室成员李振宇的杰作。那时,不仅好多同行羡慕,还有一些工艺品生产厂商也看上了这件作品。

在分厂的职工创意作品展示区,记者还看到很多创意作品。其中有一件“一马当先”的浮雕作品,将骏马丰美的体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出自工作室成员苏超之手。朱力说:“苏超是2014年新进厂的青工。对这类有潜质的年轻人,我们都会格外培养。工作室就是为职工成才搭建好平台。”

目前,“朱力工作室”已经达到了“八有”标准,即:有带头人、有阵地、有团队、有项目、有创效、有传承、有机制、有特色。多年来,工作室技术攻关及改善项目118项,实现经济效益816万元,其中一项目还在兵器集团获得了三等奖。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