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e家 第七公社 智能快件箱
——陕西供销谋划农村电商大棋局
□徐颖
4月27日下午,旬邑月民苹果联合社理事长潘月民代表联合社把写有“苹果销售暖人心,产业扶贫见真情”字样的锦旗送到了省供销社主任陈纯山的手中。“感谢供销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把我们的苹果卖了出去”!潘月民满怀感激地说。
如何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销售出去直接变现,这是农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省供销社紧紧抓住国家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多渠道推广我省农特产品,进一步借力网络树立陕西品牌,用“互联网+”助力农特产品销售,不断夯实三农基础。
陕西特产通过网络流向全国
去年虽然苹果丰收,但是价格跟着就一再跌价。旬邑县果农们辛苦种出来的苹果至少一半还躺在冷库里乏人问津,果农们急得一筹莫展。
通过省供销社“牵线”,4月13日,苏宁集团与旬邑县政府和陕西供销社签署了精准扶贫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旬邑苹果将在苏宁易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首批上线的旬邑苹果,已有1200多万斤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帮助陕西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联合社——旬邑月民苹果联合社销售苹果300万斤,解决了168户贫困户和联合社社员478户的苹果滞销难题,为农民增加收入50多万元。旬邑县鹏程村果农秦宝民的苹果不仅全卖出去了,每斤价格还比之前高了7毛钱。说起这,老秦的脸上乐开了花。
在电子商务大发展浪潮下,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也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发展重点,构建起“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的产销对接模式。他们专门成立了陕西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工作,构建陕西供销电商生态系统。积极和淘宝、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开展合作,争取实现各大知名电商平台全覆盖,并通过“互联网+供销社”的平台,把陕西的特色商品卖到全国各地。
“刚开始我们在互联网上卖陕西的农产品都是贴钱在销售,这吃的东西和日用品不一样,消费者必须品尝了才能认可你的产品。”省供销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峰说。在网上销售的产品都是经过基层供销社严格筛选和层层把关,过硬的品质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不到一个月时间,贴钱就变成了赚钱,后来有不少商家主动找上门要求合作。
“就是借助了供销社的网上平台,我们的小米几个月时间网上销售就翻了三番,现在平均每月销售能达到近20万元。”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曹媛媛说。
这次省供销社与苏宁电商先“试水”打造旬邑苹果销售新渠道。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电商与各地的扶贫产业、合作社合作,更多的陕西特产将通过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
加速“最后—公里”与“最先—公里”的衔接
陕西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围绕供销社主营业务,按照“地域化、品牌化”战略和“一县一品”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推进我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活动,探索出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创新为农服务新方式,整合和拓宽了全省供销系统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渠道,形成供销系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连锁经营业态。
截至目前,全省供销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达80家,开设网店(含个人)近700家,自建电子商务平台18个,在建平台11个。在淘宝、天猫、一号店、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开设各类展销平台59个。全省农特产品线上经营商品达8大类1100多种,包括米面粮油、生鲜水果、茶叶、名优特产、工艺品、农药、化肥、洗化、家电,数码类等,去年销售额约3.3亿元。
积极发展线上服务,拓宽为农服务渠道。已建成供销e家陕西平台、苏宁西安馆、京东·陕西扶贫馆、“供销集团·第七公社”、“烟花爆竹网”等交易平台。在去年“双11”活动中,小米、油泼辣子、猕猴桃等都创下销售新高。同时,利用供销系统的自身资源,积极与线下资源联合,推进农产品展示与流通。以西安雨润农产品展示中心、西七路农副产品一条街和北京、上海陕西农产品展示店业务发展为基础,植入电子商务业务,延展和提升供销社农产品经营的线上宣传和影响力。目前,公司已与省内4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线上购销合同,初步实现供销社农副产品从传统营销方式到网上销售方式的转变。还将35家扶贫企业的农特产品优势资源与市场精准对接,为他们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依托。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农产品流通企业、采购商、生产者紧密合作的农商产业联盟,形成集网上交易、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省供销社主任陈纯山说。同时,省供销社还将加快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完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设乡镇配送中心和农村电子商务代购代销点、取货点、智能快件箱等,推动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业态进入农村市场,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