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07日
读书
04

滕泰: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供给侧改革?

前不久,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创始人、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先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用一场题为“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供给侧改革”的精彩讲座,为其关于供给侧改革原理性著作《供给侧的觉醒:从财富原点再出发》举办了一场含金量极高的首发式。滕泰先生结合《供给侧的觉醒:从财富原点再出发》中的观点和内容,在讲座中提出了众多发人深省的观点。

当油门踩到底后如果汽车还在减速,驾驶员一定会停下来看看发动机有无问题。经济也一样,当需求侧的刺激油门效果递减后,必须启动供给侧改革。“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并非财富之源,只有回到生产侧(也就是供给侧的土地、人口、资本、技术、管理五大财富源泉)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经济深刻变革的具体方向。

如何看待“三去一降一补”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这五个关键点应该说抓住了2016年经济运行短期的主要矛盾,也是短期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但是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做减法,而是培育新供给、新动力,只有提高发动机动能的措施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地方政府很多官员面对“供给侧改革”一词,感到“雾里看花”,看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其实如果回到根本来看就很明白:凡是踩油门、踩刹车调节需求的,那就都不是供给侧改革;凡是提高发动机效能增加经济动力的,都是供给侧改革。这样各个部委、各个部门都有创新改革的能力。只要理解了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基本原理,各级、各界、各部门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各行业、各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处于供给老化阶段的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其最终出路不在于简单地关掉,而是应当努力培育新供给、新动能,引导这些产业的生产要素向新供给扩张的产业转移。应当强调:去产能与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是同向并肩而行的两条河流,只有这两条河流合二为一的那一天,才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真正完成。

所谓“新供给”就是指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管理模式等新财富形态,形成了新商业价值,创造了新需求。滕泰先生对此有一句非常形象的阐释:“在乔布斯创造出iPhone以前,人们对iPhone的需求为零。”只有创造出了iPhone,才有后来人们对iPhone的巨大需求。而未来的新供给和新需求在什么地方?滕泰先生认为,在于五大“软财富”:知识财富、信息财富、文化财富、金融财富和其他社会服务业。软财富的源泉不是地球资源,而是人类的思维和人类的活动;五大软财富在美国的财富总量中占79%,而在中国只占49%;相差30个百分点,这就是新供给和新需求的广阔空间所在。

那么如何解除供给抑制,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呢?滕泰先生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长期主张:一是人口和劳动力方面。只要解除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抑制,比如适当调整人口政策,放松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人口红利就会进一步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制度和管理方面。例如,很多垄断的国有企业占有的单位资源、资本的产出都远远低于自由竞争的民营企业,因此破除垄断、放松管制、降税都可以大幅增加经济产出,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三是土地和资源方面。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并适当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应该说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供给抑制还比较严重,未来产权优化和释放资源供给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四是资本与金融方面。为什么全球资本最多的国家制造了最严重的资本短缺,制造了最贵的资本价格?原因就在于资本抑制,或者金融抑制。如果把金融抑制放开一下,把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的14%-15%降低到5%,可以想象有多少中小企业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五是技术和创新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创新型的科教体制。解除技术和创新抑制,中国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