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15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瞭望 本报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学员作品选登 核桃园战歌 职工互助保险工作的历史发展及现实意义

当前版:第A3版:企业瞭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瞭望
03

核桃园战歌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渝怀铁路抢险纪事

7月1日9时,随着首趟恢复通行的57666次列车顺利通过受灾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渝怀铁路核桃园站山体溜坍水害线路顺利抢通。66个小时,从灾情发生到应急启动,从火速上场到资源调配,从昼夜激战到提前抢通,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在一个叫核桃园的小站管段,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的战歌。

洪灾袭来

渝怀铁路288公里36米处的核桃园站,位于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的武陵山深处。该站到最近的集镇,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个仅有6名职工的小站,没有客运,没有货运,只负责办理列车交会。平时,这里人迹罕至。

入夏以来,重庆地区连降大雨。气象资料显示:6月重庆遭遇历史最多雨水,全市平均降雨量326.9毫米,比常年同期多下147.4毫米,创下了1951年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其中,6月24日重庆黔江区核桃园站一带最大小时雨量达41.8毫米。

连日来,连绵不断的强降雨如猛虎下山直扑核桃园站管区。6月27日晨,大雨依然没有停歇。天空像破了洞一样,如注的雨水铺天盖地,直泻而下。

当天10时06分前后,涪陵工务段施工监管办主任陈强和副段长姚勇,分别电话通知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涪秀二线铁路项目部安全总监张宏:既有线核桃园站一级防洪点的路堑边坡有滑坡迹象,要求至少派出20人协同涪陵工务段加密巡查,并做好抢险准备。

正在核桃园站沿线巡查的该项目部五分部安全总监杨新荣、安质部长高仁勇等30人,即刻汇集一级防洪点,顶风冒雨,加强巡查。13时30分,当他们在半山腰清除排水沟杂草、探测边坡裂缝长、高、深度时,发现边坡错台裂缝在加长、增大,堑坡有泥土和碎石往下掉。但是,雨依然下着。

杨新荣判断:灾害随时可能发生。他决定立即撤人,将巡查的30人分3组从两侧安全地段快速撤离,并即刻拨通涪陵工务段副段长王士杰的电话,如实报告险情状况。为确保巡查人员全部撤离,杨新荣镇定自若,盯住路口,逐个清点撤离人数。当他把巡查人员安全带下山后,不足10分钟,刚刚巡查的边坡如决堤大坝瞬间坍塌。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定,保住了30名灾情巡查人员的鲜活生命。

6月27日13时42分,渝怀铁路287公里550米至625米处山体发生三级溜坍,导致钢轨被掩埋110米,渝怀铁路行车中断。水害发生后,途经渝怀铁路的K73次、K74次、K201次、K335次、K586次、K775次、K836次、K9461次、5609次等24趟列车被迫停运。

顷刻间,成都铁路局、渝怀铁路相关站段和中铁二十局等路局、工程局数百名抢险大军云集水害现场。

沉寂的核桃园站,沸腾了。

争分夺秒

灾情如军令,灾区如战场。

灾情发生后,距离山体溜坍100多公里的中铁二十局集团涪秀二线铁路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项目经理赵红喜即刻率应急抢险工作组奔赴现场,紧急调动抢险人员、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在第一时间到场,投入抢险。

中铁二十局集团副总经理赵崇科,副总经济师兼川渝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景超,分别连夜从西安、成都赶赴水害现场,查看险情,督查协调,蹲守指导抢险。集团六公司董事长周海军、党委书记张斌,指令参建涪秀二线铁路的六公司全体人员全力配合抢险,并安排专人到现场协助。

坍体转运、滑坡监测、水沟清理、排架搭设、河道清淤、场地平整……一项项急难险重任务扑面而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们当即成立现场指挥组、安全管控组、物资供应组、生活保障组。6月27日15时,第二批工人30人到场;16时,箩筐、抬杠、编织袋、挖掘机等救援物资、设备和生活物资到场,同时他们为成都铁路局等现场搭设的3个抢险指挥部完成,7台挖掘机也怒吼着开上坍体;19时,朝重庆方向的进场通道打通,方便了抢险工人现场通行。

夜色如漆,风雨如磐,渝怀铁路核桃园抢险现场灯火通明。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盯控现场、冲锋在前,作业人员来回穿梭、肩挑背扛、挥汗如雨。他们昼夜三班倒,人停机不停,随时保证每台机械配备2名司机,随时保证轮番上阵的每个工班60人各就各位。现场上下,你追我赶,挖掘机、装载机、破碎锤、推土机像叠罗汉一般层层推进。在先期就近调遣所属五分部全力打歼灭战的同时,他们安排所属一分部、二分部、三分部、四分部组织队伍,紧随其后打突击。

风雨持续叠加,不同专业抢险施工相互交叉,一幅幅争先恐后的画面跃动眼帘,昼夜不断。机械轰鸣、人声鼎沸的抢险现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偌大的接力赛场。累了,他们就近找个地儿打个盹;饿了,囫囵吞枣的吃个盒饭;渴了,抓起矿泉水一阵猛灌。

清理道岔段信号机旁土石方,是一块硬骨头。既要快速抢出每延米堆积着2立方米的土石方,又不能损坏信号设备、电缆和道床。工人们铲的铲,挑的挑,抬的抬,筢的筢,有的甚至细致到用手抠,仅用2个小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要速度,要质量,也要安全。为防止次灾害发生,他们派出测量组配合,每小时对滑坡检测点监测一次,每半小时对路基和坡面来回巡查一次,详细记录着每一次微小变化。同时,他们给每10人安排1名安全防护员跟班作业,始终确保全面全程盯控各个点面的抢险安全。

历经66小时的昼夜奋战,他们从所属分部紧急调遣大型机械设备17台套、抢险人员860名,清运土石方31000立方米,清理线路轨面1500平方米,清理排水沟120余米,新修临时排水沟150米,搭设防护排架120余米。

6月30日7时,随着防护排架顺利通过验收,中铁二十局提前5小时完成成都铁路局下达的抢险任务,为电务、供电、通讯等部门实施后续抢修赢得了宝贵时间。

责任担当

这一场核桃园抢险战斗,中铁二十局集团展现了敢于担当、志在必胜、不怕困难的勇气与魄力。

水害路段,地处深山无人区。唯一的一条进出便道,一面环山,一面临崖,坡长弯多不透视,异常崎岖险峻。在当地老百姓口中是“平时不管给多大价钱,出租车司机都不进去。”然而,灾情容不得半点拖延,中铁二十局集团派出装载机、推土机和3个架子队连夜突击,抢修便道,疏导交通。一座临时决定搭设,长达近百米的钢便桥,他们仅用1个小时完成。大量物资、机械、设备和人员,顺山势而行的便道源源不断地抵达抢险现场。

“人是铁,饭是钢。”饿着肚子,何以刚强?中铁二十局集团自发担当,全面负责提供包括成都铁路局、渝怀铁路相关站段在内的所有抢险人员饮食、夜间加餐等后勤补给重任。为做好后勤补给,该集团涪秀二线铁路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张春元在率队打突击的同时,一马当先,联手项目部综合办主任周星宇和铁道兵厨师出身的所属四分部征迁负责人徐三财,风里来,雨里去,帮助“野战厨房”洗菜、切菜、装饭,帮助抢险队背着饭过河,爬上坡坎到现场。连续三天,他们坚持做熟一批送出一批,每天多次往返100多公里,满足了每天至少1600人能吃上热饭、热菜的用餐需求。

6月29日,天空放晴,连续两昼夜的风雨停住了脚步。狭长低洼的抢险现场,气温飙升,闷热难耐像个桑拿房。57岁的项目部副总经济师宋金太,突然大汗淋漓,感觉心慌。他顺手掏出裤兜里的速效救心丸服下,细心的项目经理赵红喜劝他立即退场。他抹一把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没事,放心吧,没那么娇气。”说完又继续指挥着清理土石方。像宋金太这样视抢险为第一要务的人还有很多:始终坚守一线的项目经理赵红喜、副经理刘晓军、总工程师崔文镇、安全总监张宏;刚办完出院手续,就带队抢险的四分部经理罗印军……从项目领导到工人,主动请缨上一线,请命打攻坚。

7月9日15时,中铁二十局集团涪秀二线铁路项目部组织召开渝怀铁路6.27山体滑坡应急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会议对项目部所属五分部和田阳、王江峰、王世军、徐三财、杨新荣、周星宇、王建军、刘洪金等通报表扬,并分别授予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 (许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