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18日
娱乐
04

“新歌声”收视创纪录

导演组揭秘节目模式幕后

“战车”的设置,给导师们增加了很多新鲜感

上周五晚,第一季《中国新歌声》在浙江卫视开播,CSM全国网收视率高达2.24,仅次于《奔跑吧!兄弟》今年的收视纪录;酷云大数据则创造了今年的新纪录,峰值更是高达1.923%,市场占有率则突破30%,几乎是第二名的五倍。“新歌声”在舞美、LOGO、名字上均做了变动,在首播节目中,看得出节目组在原创上的努力。《中国新歌声》的原创模式究竟新在何处?笔者采访了节目导演组,请他们对最新一期的内容进行解读。

新风格从大嗓门到多元化

首期《中国新歌声》共登场六名学员,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特征。六人中有两名国际学员,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向洋与来自马来西亚华裔家庭的李佩玲都是节目组从海外选拔的优质学员,他们选唱的中文歌曲都得到了导师们的盛赞。

而相比此前《中国好声音》给人留下太多“大嗓门”学员的印象,首期《中国新歌声》显然学员类型和歌曲风格都被“打开了”,第一个出场的向洋阳光帅气,演唱的《有没有》也相当温柔;白若溪翻唱的汪峰作品《无处安放》声线空灵干净;网络男主播杨搏的《十万毫升泪水》真假音转换出神入化;李佩玲的《情有独钟》也是一首慢情歌;蒋敦豪翻唱的李志作品《天空之城》则是一首人气颇高的民谣歌曲;兽医游淼用四川话改编了周杰伦的《双截棍》则是一首“奇葩”歌曲,相当另类,有评论认为,从音乐的角度这首歌也让《中国新歌声》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

新交流导师互动更频繁

与学员多元化风格对应的,是四位导师的现场互动更加频繁。去年周杰伦做导师的时候话不多,而且开始还跟不上其他导师互开玩笑的“梗”,但这次周杰伦在“抢人”时已经学会了利诱:“我新加坡演唱会马上要开了”、“你来我的队伍,我有个惊喜给你哦”;那英使出“爱的抱抱”来笼络人心,首播两位“四冲”学员——向洋、杨搏,她都抱上了。变化最大的则是汪峰,今年的节目不再是只会问学员“音乐梦想”的严肃做派,转换画风秀起了恩爱,学员演唱完《无处安放》,他就洋洋洒洒主动说了一大段,说起这首歌是写给“我老婆,子怡”的,并用“子怡会来”来为自己拉票。

新模式“转椅”如何变“战车”

如果说到首期节目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转椅”变“战车”的核心模式。据宣传总监陆伟介绍说,为了确定这一模式,导演组大约花了三四个月时间,从100多个创意中选择了“导师战车高空冲刺”作为模式的核心点。导演组为此请来迪士尼公司的供应商,以打造过山车的硬件标准,来设计和制造导师战车的运行轨道。这个核心道具的任何变化,都会牵涉整个舞台的音响、灯光、摄制系统的全面变化,由于是全新原创的模式,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陆伟表示,导演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导师战车前有一扇“声音之门”,用来遮挡导师的视线,光是设计这扇门,就来回折腾了几十次。现在观众看到的“声音之门”,是一块上下升降的挡屏,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上,节目组最早考虑过十几种方案,并都制作了模型进行试验。

《中国新歌声》延续了大家熟悉的四位导师:庾澄庆、那英、周杰伦、汪峰(从左至右)。

新技术除了速度,还有激情

在“导师战车”和“声音之门”方案相继确定后,如何拍摄战车冲刺、如何捕捉门背后的导师表情,又变成了节目组的一大难题。据陆伟介绍,拍摄导师面部表情,导演组也做了多次尝试。例如在观众席设置机位;门离得远一点,在门和导师坐椅间藏一个机器人摄像机;在门上安装Gopro等方案被一一尝试、一一否决,因为经过大量的测试,在观众席设置的摄像机只能拍到侧脸,而在门和坐椅间放摄像机,则会导致门离导师太远,看上去空旷而不适,最终决定在门上安装传统摄像机镜头,在导师坐椅上安装隐藏式Gopro,才能把导师按钮冲刺的仪式感完美呈现。

此外,还有导师冲下来时的机位设置,怎样才能最好的呈现出“速度与激情”。“需要在观众席上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可以侧面呈现出导师俯冲过程,不管是几个人冲都不会造成画面混乱。”宣传总监陆伟说,“把摄像机放置在观众席第几级台阶、距离导师有几米远,所有可能性导演组都尝试过。” □刘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