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7月20日

陕西工人报一线新闻 王飞桥的“工匠梦” 新兴职业激活劳动力市场 所长的生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服务养殖户永远在路上” 让工匠由幕后走到合前 “神人”的“神器”

当前版:第A3版:一线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一线新闻
03

新兴职业激活劳动力市场

召之即来的网约车司机、送服务上门的网约按摩师、专做网络订餐的餐饮从业者……这些伴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许多人的择业选择,也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就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所在。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和创新。新兴职业的出现,正是不断发展创新的结果。从传统到现代、从线下到线上、从低效到高效……新兴职业的特点折射出经济转型、就业转型的应有之义——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移到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不仅创造出了新岗位,还有效盘活了社会资源,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兴职业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源头活水,有效激发出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旦新兴职业蕴藏的生机充分释放,就有可能造就一个新行业,创造更多就业,吸纳更多人才,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甚至会超过行业本身。

面对新兴职业的发展态势,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奏效,监管真空不时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其放任自流、野蛮生长。对新兴职业的管理要讲究力、度、效,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式,精确设置负面清单。不仅如此,对新兴职业的管理还要注意政策弹性,避免老政策“一刀切”“一锅烩”,充分激发潜力,释放动能。

新事物的发展成长不会一帆风顺,新兴职业往往伴随着对传统职业的冲击,也可能会影响一些传统从业者的利益。当出现矛盾时,政府有关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手不能伸得太长,管的范围不能太宽,鼓励新老职业在市场中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合理引导传统职业从业人员向新兴职业过渡,让二者充分融合,共同做大就业市场。 (段续 宋晓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