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用艺术的优美疗愈疾患
陕西首个音乐治疗室:给你开一剂“音乐处方”
体感音乐康复室内,体验者体验“疗效”
音乐治疗师在弹奏古筝
森林里,鸟在鸣叫,小溪中,水流潺潺……随着《莲心不染》音乐声的响起,体验椅和着音乐的强缓,有节奏地震动了起来。身体开始放松,神经开始舒缓,眼皮开始沉重,渐渐地,甜蜜的睡意袭来,让人缓缓忘忧……
淡蓝色的墙壁、深蓝色的地板,钢琴、古筝、尤克里里,还有手鼓和摇铃,这里是位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音悦坊”,也是我省首个音乐治疗室。在这里,温柔优雅的音乐将是开给你的“处方”,不但能对有精神疾患的病人等特殊人群产生疗效,还适合于一般亚健康人群。
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音乐治疗本科专业的治疗师武苗苗介绍说,音乐治疗是个系统,患者、音乐、治疗师三者缺一不可。网络上下载几首音乐进行播放,只能说是欣赏;KTV吼几嗓子,是一种情绪发泄。专业的音乐治疗需要音乐治疗师,而音乐治疗师需具备音乐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要全方位体验,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系统干预。
去年9月份,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音乐治疗室正式启用,10个月以来,他们除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外,也开始大胆尝试服务孕妇和亚健康群体。目前,该中心已同省妇幼合作,着手开展孕妇的孕前、孕中、孕后情绪干预工作。
该中心康复部主任田玉梅博士说,音乐能让有睡眠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亚健康群体的症状得到舒缓。他们会根据不同病种、不同病情、不同情绪和情境的患者,量身定制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和治疗疗程。
音乐治疗属于新兴行业,美国仅有4000名音乐治疗师,我国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也就几百人。田玉梅说,药物治疗目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音乐治疗在未来也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报记者 薛生贵
音乐治疗师在检查音乐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