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提高”从何而来
——咸阳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质量评价体系调查
“协商的结果如何,满意不满意,都由职工说了算。”在这样的协商质量要求下,当年陕西奉航橡胶密封件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的月均收入从1200元增长到了2300多元,由此促进企业年年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经济效益年年跃上了新台阶,企业产品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
这是咸阳市2014年在全市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质量评价体系两年多来,记者所了解到该市“企业、工会、职工”三方和谐共赢局面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咸阳全市共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6045份,覆盖企业8690家,占已建会企业数的93.2%。据最新的工资集体协商质量测评结果显示,相对往年数据有了明显的“三个提高”: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关注度,由三年前的43.5%提高到了61.5%,增长18个百分点;职工对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满意度由三年前的48%提高到了63%,增长15个百分点;职工对企业工会在开展集体协商中的表现满意度,由三年前的34%提高到了55%,增长21个百分点。
起步于1996年的咸阳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至今的20年时间里,由个别试点到逐步铺开,覆盖面由小到大,到目前整体全面推进,呈现良好态势。2010年咸阳市总工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之后,2012年此项工作开始在规范化轨道上迈进,当年底全市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建会企业的60%,2013年超额完成了省总下达的目标任务。2014年,他们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咸阳市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实施方案》,在保证协商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开始着力提升协商质量和质量评价制度建设,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当年底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咸阳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意见》,从此全市的工资集体协商从以往的“宽泛估计”走向“量化标准”之路。
咸阳市总工会副主席任恒敏告诉记者,这项评价体系主要由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评价办法、职工的满意度测评、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量化考核和实施意见等4个方面内容构成。评价办法主要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以及评价结果的公布进行了规定;满意度测评实行动态管理方式,共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与职工利益联系紧密的问题,诸如劳动争议、收入变化等在满意度测评表中进行了科学设置,并在测评表中注重体现对职工意见建议的征询。考核细则内容分为协商主体、协商准备、协商程序、合同履行、协商效果等5个层面的内容,每个层面的内容又分为3项至8项不等的小内容,实行百分制,采取分块计分、逐项打分的办法进行量化。并规定,考核低于70分的企业或因拖欠职工工资、职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企业,2年内不得参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其负责人不得参加劳动模范等先进称号的评选。对于实施意见,主要从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在目标内容上,立足咸阳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企业协商提质增效、行业协商层级上移、区域协商实现覆盖、年度协商稳步开展等目标;在原则要求上,提出了以“活、实、准、全、强”为内容的“五字”方针,即工作方法“活”、协商内容“实”、质量评价“准”、制度建设“全”、典型示范“强”;在主要内容上,采取“季度分解、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即一季度打基础,重点抓队伍建设和舆论宣传,对工会干部、职工协商代表、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广泛宣传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提高企业行政、广大职工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二季度要成绩,开展集中要约,规范协商程序,围绕要约和协商过程,做好三个“细化”(细化协商准备,细化协商内容,细化协商环节);三季度抓履约,主要围绕工资集体协商的履约,做到三个“深化”(深化“履约”评价、深化“履约”检查、深化“履约”监督);四季度重考评,主要围绕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情况,做到“一评三建”(质量评价,建立指导员管理制度、建立全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台账、建立考核奖励机制)。
为了保证这个评价体系在实践运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咸阳市总工会及时跟进,通过“送”“分”“选”“联”等方式,积极推动更多企业主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送”,就是送教上门,他们深入县区、企业,对集体协商指导员和企业谈判代表就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解读分析,并着重对谈判实务、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及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扩充式”培训,进一步细化“实施意见”。
“分”,就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对于行业工会,通过建立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监督巡查制度,把行业和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与履约作为向职代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接受职工代表监督和评议,保证协议履约率;对县级工会,以规范执行为主,重在抓重点、强队伍、树典型,通过月汇报、季检查、年考核的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和工会组织参与集体协商的自觉性、主动性;对于区域工会,通过成立由签约双方代表组成的督查组和职工代表巡查组,不定期地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巡视检查,职工代表对协议的履行情况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的监督检查,对没有履约的企业在本区域内进行通报,并督促企业改正。
“选”,就是选树典型,注重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局。在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三原县19家企业基于行业共性联合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行业协议,增加了职工收入的同时避免了行业内的消极竞争,提高了行业整体对外竞争力;旬邑县商贸物流餐饮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21家企业全部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行业协议,针对该行业女职工比例较大的特点,还签订了维护女职工权益专项合同,行业对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
“联”,就是联推共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等部门,重点对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集合各方力量,确保评价体系从“黑字白纸”变成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具体实践。
咸阳市总工会主席庞少波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工资集体协商给我们履职尽责、服务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在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彰显了作为,最终的目标就是努力在全市形成工会有作为、企业能盈利、职工都满意的‘三赢’格局。” 本报记者 杨志勇